我院第一届社团(团队)创新课题---桂林雁山大学城与周边经济文化互补性实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0-08-2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本课题重点研究桂林市雁山大学城作为新兴的高教园区对于雁山镇周边社会环境的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力。同时,发掘雁山地区的文化资源和物质资源,促进我们自身的融合发展。此互补性调查不仅有利于了解雁山大学城的物质条件需求,也有利于弥补周边乡镇的经济和文化上的劣势。即正面宣传了高校对雁山区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提高了我们学校的知名度和团学队伍的社会实践调查能力。重点研究二者的互补性和融合性。共同促进雁山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    大学城  经济  文化  互补性  高校促农   
【导论】   
        雁山区位于桂林市南部,属桂林市五城区之一,东与灵川县相连,西与临桂县毗邻,南与阳朔县交界,北与象山区、七星区接壤,行政区域总面积288平方公里,人口近7万人。雁山区是1996年底桂林市区划调整成立的一个新城区。辖雁山镇、柘木镇、大埠乡和草坪回族乡4个乡镇,共37个行政村。辖区内市旅游黄金通道桂阳公路、桂竹公路、桂磨公路并行,秀丽的漓江流经柘木、草坪两乡镇,正在建设中的桂梧高速、灵三绕城高速公路、永雁二级公路也穿越本区,交通运输条件便利。     
        雁山区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深厚。雁山景区被列入桂林市“十五”规划。现已开发的主要旅游景点有4A级景区——草坪冠岩和大埠愚自乐园,以及草坪神龙谷景区等。历史上,国立广西大学、广西农学院都增设在雁山镇,现仍集中有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市农科所、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桂林旅专、广西师范大学雁山新校区等一批科研院所。著名的人文景观有岭南名园雁山公园、马君武墓、李四光旧居、竹园汉墓群等。         
        雁山区大学城正在悄然兴起,作为大学城中的一员,我们需要了解雁山区现如今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以便于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好的与当地村民和谐相处,把我们在课堂中学到的科学文化带到村民中,不仅可以发现我们的不足,并且可以及时的查缺补漏。认真的贯彻高校促农的政策,全面提升当地的人均收入,进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大学城与周边经济文化的互补。             
  雁山新区开发以“山水文化、魅力新区”为定位,将建设成为桂林市区南部的新型文化科技、旅游居住为一体的生态卫星城,成为融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综合服务、行政管理、高级居住的具有现代城市风貌的山水文化城市。    
第一部分  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现在,一个新兴的“大学城”正在雁山不断发展成形,目前,已搬入雁山的院校已有五所,在校学生逐年成倍递增,预计在三年时间内在校学生将达十万人以上,并陆续有新的高校进驻雁山区。在热闹起来的雁山大学城周围是一些正在发展的农村,我们要适应雁山这个新环境,就要认识和熟悉周边农村的状况。雁山区为我们大学城提供了土地和物质资源,我们就应当积极的回报他们,积极探索大学生服务周边的“高教促农”和谐发展之路。 
       
第二部分  实践调查的重点难点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先从雁山大学城地区的实际出发,分析雁山周边乡镇文化教育的真实现状和我们高校文化传播建设的重大作用。从而发挥我们大学高教资源的优势,以此来弥补雁山镇周边社会文化环境的劣势。其次,从雁山大学城初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出发,分析我们高校处于建设初级阶段的物质方面需求。结合当前研究雁山镇周边的物质资源优势,以此弥补大学城建设初期的物质缺乏方面的劣势。最后,利用我们大学生所学的科技文化知识运用到周边乡镇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去。既促进了雁山大学城的后续发展,也促进了雁山周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以,二者具有同期互补性。重点在于社会调查的实效性。根据本地区实际,探析我们高校未来发展方向,科学的制定并分析社会调查问卷,根据得出的结论,提出务实的观点。总之,寻求雁山大学城和雁山周边乡镇的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和谐之路。    

第三部分  大学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一) 和谐发展理论            
        所谓和谐发展,就是以心和、人和、天和为特征和指向的发展模式。包括和谐文明、和谐社会、和谐精神、和谐文化、和谐哲学、和谐思维、和谐伦理、和谐教育、和谐正义、和谐经济与和谐生产力在内的和谐发展理论建构,彰显了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和谐发展,是和谐与发展的天作之合:发展因和谐得以实现,和谐因发展得以升华;和谐是发展中的和谐,发展则是和谐的发展;从和谐到发展,再经过发展达到新的和谐,在和谐中实现发展,在发展中寻求和谐--在这样的因果互动中,没有发展的和谐和离开和谐的发展同样是难以想象的。在实现这场发展的革命中,厘清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谐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就是力量、和谐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等重大命题,至关重要。     

(二) 对大学城的认识      
         “大学城”作为一种高等教育现象,率先出现在英美等一些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通常指的是大学发展过程中,大学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有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大学周围或大学校园本身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城镇,常常被人们称为"大学城"(University Town)。       
        《教育大辞典》把“大学城”解释为:“围绕大学建立的社区。人口一般在5——10万,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便利的食宿、交通等条件。如意大利的波洛尼亚、英国的剑桥和牛津、日本的筑波等。大学城的功能主要是为高校提供基础设施和后勤系统社会保障,通过一定机制吸纳高校入城办学。   
       
(三)全国的大学城规划            
        在中国,大学城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继高校合并、高校扩招之后高教领域的又一大手笔。2000年8月,廊坊东方大学城拉开序幕,其后上海松江、北京昌平等大学城相继拔地而起,仅两年时间,全国规划建设的大学城达50多座,涉及21个省、市。2002年投入325.89亿元,校园建筑总面积达1436.97万平方米,容纳高校134所,在校学生59.7万人。[2] 时至今日,大学城建设仍风起云涌,而且争先恐后做"大"文章,且有相当部分占用了耕地。     
        大学城在中国的迅速崛起,其原因主要是:科教兴国大前提,高校扩招大背景,城市化加速大契机。与传统办学模式相比较,大学城具有"社区管理政府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基础设施市政化、师生生活社会化、运转机制市场化"等特色,研究者普遍认为,大学城建设有利于"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办学质量",它闯出了一条"集约化"发展之路,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带来了蓬勃生机。然而,在大学城"蓬勃发展"的背后,已经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或隐藏着巨大的发展隐患。究其根源是发展价值观的错位,若不及时加以修复,就会演变成现实的"围城"和"大圈地"运动,重蹈几年前各地大建经济开发区的覆辙。因此,从理论上认清中国大学城建设的价值错位,并指导在实践中进行修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四部分  雁山区概况         
(一)雁山区历史概况          
        汉元鼎六年(前111)属始安县地,唐至德二年(757)属临桂县。1913年划入桂林县,1940年为   桂林市太沙、柘木、东附廓、西南附廓、三合、北附廓6乡,1950年设东郊、西郊、北郊3区,1954年3区合并为近郊区,1955年更名郊区,1984年重设郊区。          
  1996年底行政区划调整前,原桂林市郊区位于城区四周。面积541.8平方千米,人口15万。辖2镇7乡(柘木镇、雁山镇、大河乡、朝阳乡、穿山乡、甲山乡、二塘乡、大埠乡、草坪回族乡)。区政府驻市区依仁路。
        境内多山地,为典型岩溶地区。漓江、桃花江、南溪、灵剑溪、相思江纵贯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年均降水量1926毫米。湘桂铁路、桂阳、桂大、桂全、桂柳等公路过境,有桂林奇峰岭机场。著名的景点有芦笛岩、尧山、塔山、净瓶山、胡子岩、冠岩、半鸡山、奇峰竞秀、龙门古榕、雁山公园等。古迹有靖江王墓群、竹园汉墓群、张同敞墓、王半塘墓、岑毓英墓、甑皮岩古人类遗址、筌塘河泊石塔、狮子山河泊石塔、轿子塔、冷氏宗祠、马君武墓等。          
       1996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将桂林市郊区更名为雁山区,并对桂林市市辖区的行政区划作相应调整。将原郊区大河乡、穿山乡的清风村划归叠彩区管辖。将原郊区甲山乡划归秀峰区管辖。将原郊区的二塘乡、柘木镇的同心、平山两个村和穿山乡的安新村划归象山区管辖。将原郊区的穿山乡(不含清风、安新两个村)、朝阳乡划归七星区管辖。雁山区辖原郊区的雁山镇、柘木镇的(不含同心、平山两个村)、大埠乡、草坪回族乡。区人民政府驻雁山镇。   
      
(二)雁山区的经济文化状况       
1、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今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幅,经济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604万元,比上年增长28.81%,完成年计划的27.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19174万元,增长34.17%,完成年计划的28.09%。工业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规模以上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735万元,比上年增加2773万元,增长18.53%,实现利税791万元,比上年增加471万元,增长147.13%。        
2、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       
       一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81万元,同比增长46.14%,完成年计划的36.46%。其中:城镇投资完成8728万元,同比增长42.43%;农村投资完成2253万元,同比增长62.55%;今年一季度投资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今年桂林工学院、桂林漓江学院等部分重点工程正式施工。项目投资进展迅速,一季度桂林工学院完成投资2013万元,占全区城镇投资完成总额的36.83%。二是农村私人建房比去年同期增加99户,建筑面积增加28876平方米,投资额增加867万。校区建设项目成为拉动雁山区投资强势增长的主要力量,为雁山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消费品市场繁荣。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个体零售业持续增长,城乡集市贸易持续活跃,社会商品购买力增强,推动了商业贸易的持续发展。一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7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5%,完成年计划的24.87%。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完成2196万元,同比增长10.91%,餐饮业完成480万元,同比增长7.62%;       
4、财政收支增长,金融运行良好。          
        财税部门加大了征管力度,财税收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区完成财政收入93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3%,完成年计划的8.7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08万元,同比增长42.66%。上划自治区收入完成111万元,同比增长30.59%。    
5、城镇居民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一季度,雁山区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003元,同比增加289元,增长10.65%,完成年计划的28.09%。         
6、招商引资扎实推进,取得一定成效。          
        一季度全区内资到位6260万元,完成市下达指标的41.18%,实际外资102.99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7.84%。内、外资增幅均完成进度指标。  
    
第五部分  实践调查成果详细分析       
(一)第一期:走访雁山区政府        
        调研对象:雁山镇人民政府、 综治普法办公室、团委办公室、民政办办公室、企业管理站办公室        
        目前,已搬入雁山的院校已有五所,在校学生逐年成倍递增,预计在三年时间内在校学生将达十万人以上,并陆续有新的高校进驻雁山区趋于目前一个新兴的“大学城”正在雁山不断发展成形。在热闹起来的雁山大学城周围是一些正在发展的农村,我们要适应雁山这个新环境,就要认识和熟悉周边农村的状况。雁山区为我们大学城提供了土地和物质资源,我们就应当积极的回报他们。积极探索大学生服务周边的“高教促农”和谐发展之路 。       
1、文化方面:      
        据综治普法办公室的胡红辉主任及民政办办公室干事程晓毛同志的反应,雁山镇百姓的日常文化活动多数就为唠嗑,打篮球等较具随意性、单一性的特点,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由于自身文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学习场所和条件(雁山镇和各村里还没有建立图书馆这样的场所,如果百姓有这样的需求,大多数还是会去市区看书或买书。),导致整个雁山镇无法形成浓重的学术文化氛围,高等教育严重缺乏。雁山镇的文化层次也比较低,就雁山镇自身来说小学到高中的升学率为100%,但从初中到高中的升学率就下降了很多。目前,雁山镇在文化活动方面主要的任务是加强普法宣传以及提供法律援助,对镇上的社会治安、无邪教无毒品、见义勇为等实施重点管理。在纪念日和专题性项目上,政府会相应安排走进各村发放传单的同时借助宣传栏向当地居民进行宣传。如果有特别需要帮助的群众,也会深入各家各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援助。雁山镇的农村实施村民自治,大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人民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精神状态也很积极向上。但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宗族意识还是很浓重,把宗族利益的位置摆得很高,这给我们工作带来不少的困难,因此工作也要进行思想教育让大家转变思想,克服困难,更好的服务群众。而自高校进驻雁山镇之后,普遍百姓的学术意识都得到相应的见长。从老年人的角度的想法就是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如果雁山镇的孩子都能够上大学,将来回到镇上报效、发展,使镇上的百姓都过上幸福的日子就是件好事;而从正在上学的孩子的角度的想法便是大学里面有好多大哥哥、大姐姐们都可以坐在宽敞教室里面上课是见很开心的事,所以孩子们打心底的想上大学的意识的加强,便激励着孩子们努力学习。并且在大学生社团活动中,很多学校自愿到我们镇上进行无偿服务,像漓江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常举办的支教活动,教授小学生们很多新鲜、有趣的知识,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同时,像漓江学院的法律援助协会有时也会在雁山镇上组织向村民发放普法宣传单等一系列的活动也有助于雁山镇文化程度的提升,那么政府也期待着雁山镇的升学率在往后几年的成效。       
2、经济方面:         
        在与团委办公室的阳书记的、企业管理站办公室李志宏同志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雁山区成立于1998年,经济底子普遍较薄。它是一个以农为主的文化卫星城,包括云塘村,夏村,良丰村,三和村等,其中良丰村发展较好,地理位置优越。它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植、鱼塘养殖、门面出租。其他村的经济情况相对较差,姐妹桥和下村主要依靠种植西瓜,三和村依靠发展无公害的蔬菜水果。村上的百姓前几年出去打工的也不少,但受最近经济危机的影响,打工的也回到镇上了。坐落在雁山镇的企业不多,种类比较单雁山镇在企业方面的税收主要来自高邦、吉福斯、涂料厂及一些小型的民办禽业养殖场及果园蔬菜基地等。在企业办的角度出发,大学城的进入时间较短,自05年到09年,时间仍未到四年,在企业的促进方面显绩甚小。在得知雁山镇的经济落后的情况下,我们向阳书记表示想尽我们大学生自己的努力为雁山镇提供我们所学的科技文化知识运用到周边的乡镇基层建设的实践中去,那周围经济需要我们大学生提供怎样的帮助?阳书记表示镇政府非常欣赏和鼓励在校大学生这样的想法,同时表示政府也会尽可能的努力协助大学生的下乡实践活动。而目前各村里最需要的是获取有关市场信息,培训较有能力的市场营销人员,让百姓了解市场信息,什么样的品种好卖,什么样的品种好种,从而更好的跟上时代需求的步伐。而自大学城的到来,首先为镇上带来了就业岗位,像刚开始建设校园区的各项设施所需的建筑工人到多数是镇上的百姓、其次是经济方面的最直接影响,由于大学生消费群体的进入,每天超过两万人的饮食问题、每人在日常生活方面的物品所需等,这些都为雁山镇带来了很大的商机。之前的雁山镇原本的消费方式较为单调,“三天一气”的赶集方式仍然是占主要的商机时间。然而如今的雁山镇,每天的集市上面的蔬菜瓜果琳琅满目、花式样式种类齐全。老百姓的生活不在拘束于隔三天赶一次集的仓促步调,购买日常所需已经成为随要随买的便利方式。在各大高校内外,均布局着很多铺面,提供着各式各样的商品供大学生消费者挑选,起初是每间铺面里面的就业岗位,这些浅显的商机让更多的雁山镇的百姓摆起了小摊、当起了业主、上起了班。从一个生活资金来源上面给雁山镇的百姓更多选择的余地。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丰鼓了人们的口袋,百姓的收入渠道多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也好了。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周围的文化氛围,开阔了当地人们的视野,从而使人们观念发生转变。总而言之大学城的迁入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带动消费,改变农村孩子的观念,让他们耳濡目染,了解学习知识的重要性。我们大学生能够为农产品销售,农业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信息,这正是当地农民所缺少的。更重要的是,雁山镇能为大学生实习、实践提供机会和空间,大学生也有能力为农民服务,帮助他们学习如计算机等缺乏的知识。阳书记认为大学城与雁山镇之间的互补性正是体现在大学城为镇上带来的转变,相应的,雁山镇也为大学提供了土地和相应物质资源和实践空间的帮助。       
3、生活条件方面:       
        在民政办办公室里我们还了解到,继2005年广西艺术学院桂林校区在雁山境内建立以来,相继有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桂林工学院、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校区依次入户雁山,给雁山镇换上了新面貌,带来一个直接、显而易见的变化是教学楼的建筑多、人丁兴旺了。首先各大高校入户,必须要为师生提供的是一个安逸舒适的学习生活条件。因此,在雁山镇较短的时间里面座座高校拔地起;而正是高校进入,从四面八方涌向雁山镇的学子人数在日益增多,当下,各大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超过2万人。正是这些显而易见的变化给雁山镇顿时间热闹了起来。其次是因为高校的进入,水电工程的兴修,路面建设的铺设,这同时在便利了雁山镇各大高校的同时,更大的好处是边路了高校附近的村落。因为在高校未迁入之前,有些村落的道路建设很粗糙,黄土路、沙石路等,总之就是一些不像样的路面都被铺上了柏油马路。之前部分村落的水电问题一直是雁山镇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因为雁山镇的村落布置不是很紧凑,有的相隔甚远,住户不集中,如果户户通、村村通的实施将要耗资巨额,因为雁山镇是个刚起步不久的小镇、尚未能筹集到那么大的一笔资金,所以水电问题就一直困扰着政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各大高校的进入,每个校区所处在不同的村落位置,在水电通的同时,为附近的村落带去了福音,为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更加舒适便利的条件。         
4、医疗方面:     
        雁山镇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在稳步发展建设中,卫生医疗下乡也给百姓带来了不少便利,雁山镇与181医院建立友好关系,加强医疗互补,为农民省钱省心。镇政府表示在今后想和周围这几所高校合作,有计划有安排地组织一些无偿献血、无偿服务等公益活动来丰富雁山镇的文化生活,还希望高校能够积极配合。       
雁山镇正在起步的各项使得镇上受益的是在知识的普及方面,进驻的雁山镇学校均为大学高校,在校的大学生普遍素质较高,工作热情很激昂,热心助人的品质很积极。所以在雁山镇各村落时常会看见某某高校的组织、协会、系别等为单位的组织在雁山镇的各个角落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法律意识的普及、爱心传递之无偿献血、科教之心之爱心支教活动等。大学生的身影在雁山镇的地区上穿行着,为更多渴望知识、求知欲很强的的百姓带来了知识的福音。         
        当然,大学城的迁入也有不利的地方,就是大学城的建设使得部分百姓的农用耕地被占,由此涉及到土地纷争、土地所有权的问题仍然成为目前政府与百姓之间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并且近两年各大高校大量污水的排出,污染了部分水质,也给农民增添了不少烦恼。并且当地群众偏执地认为大学的迁入对他们普通群众没有好处,只对有权有手艺的人有好处,另外,据群众反映,当地城管执法太暴力,他们难以接受。         
        而在各大高校的技术下乡情况,以及高校的挂牌联谊方案的实施上虽然使得雁山镇的企业在技术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但是由于目前有的高校是分校区,相对的专业广度不是很全面,能够给予的知识稍微片面些。  
        在最后谈及我们高校在雁山镇进行定期的知识下乡挂牌的形式与雁山镇政府合作的想法时,企业办的同志都纷纷表示支持,并表示会尽最大的努力配合。      
5、旅游资源      
        雁山区地处桂林市南端,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全区288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有90%以上为峰林平原,峰丛洼地所组成,桂林至阳朔旅游通道和规划中的桂梧高速公路平行贯穿全境。黄金水道漓江在区内穿梭迂回,浓缩了漓江风光,辖区内还集中了广西农业学校、广西艺术学院分院、桂林农科所、桂林良丰农场等一批颇具实力的科研单位。由此构成了雁山区极为丰富的旅游资源、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及高科技研究的集中地。     
6、走访雁山区政府小结:    
        通过近两次的访问,我们与雁山镇政府达成共识,在文化发面:雁山镇百姓的日常文化活动具有随意性、单一性的特点,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由于自身文化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学习场所和工具导致导致整个雁山镇无法形成浓重的学术文化氛围,高等教育严重缺乏。但是,最近几年随着雁山镇大学城的逐渐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周围的文化气氛,开阔了当地人们的视野,从而使人们观念发生质的转变。在经济方面:雁山镇的经济状况随着大学城的建立有了一定得提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建筑、销售等就业机会,拓宽了市场从而解决不少家庭的经济困难。相应的,当地居民也利用雁山镇周围的资源为我们城的建设提供了土地和初级建设的物质资源。         
        由此可见桂林市雁山大学城与周围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今后的工作中,雁山镇的正在努力和进行的工作目标和近期工作主要问题在响应市里的号召,决心要把雁山镇打造成一个完善的大学城,成为桂林市的市区文化卫星城。雁山镇政府也表示会积极的与我们各大高校合作,加强雁山大学城周边经济的发展,用科学提到手段,用知识武装头脑,充分切实的提高大学城周边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农作物产量,手把手为农民服务。认真贯彻、坚持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观,实现农业收支稳定,了解现如今农民真正有什么,需要什么,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们在校大学生将利用在大学所学的科技文化知识运用到周边乡镇基层建设中。例如,贯彻“高教兴农”的政策提供市场信息,努力使我校的法律援助协会与综治普法办公室共同合作为雁山镇百姓提供法律援助等,建立科技下乡与企业管理办建立技术交流的合作为企业加强新技术的交流。雁山镇政府也表示非常欢迎我们各大高校的学生能够多多的参加辅助雁山镇公益活动中去,他们也会全力支持我们各大高校的活动,从而更好的带动雁山镇的经济发展。如何真正建设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坐落于雁山镇的学子们更应该回馈为我们提供宝贵土地资源的雁山镇,我们应该努力为雁山镇百姓谋福利,更好的带动、协助他们经济的发展,从而让我们的迁入不会成为这块土地上的负担并且使我们学习的环境更加优美。在这互相作用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贡献我们大学生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打造科技、人文教育发达,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雁山镇!       

(二)第二期:大学城周边农村      
1、调查问卷基本情况介绍          
        本次调查问卷在形式上分为两卷,分别是:村民卷、村干部卷。村民卷主要是面向村民发放的;村干部卷是向现就职于基层自治机构的村干部发放的。村民卷是本次调查的主要问卷,村干部卷仅是从侧面作参考。村民卷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调查者的基本情况;被调查者对桂林雁山大学城的了解和看法;被调查者希望大学城能为他们提供什么。 为使调查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被调查者的思想和观点,我们在设计问卷时充分考虑到被调查者文化水平的参差不齐,尽量做到文字浅显易懂。问题的设计方法使用了简单询问法、释疑法、假定法、情景法、投射法中的句子完成测验等,回答方式以封闭式为主,辅以开放式和混合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村干部发放了50份,村民卷发放了750份。因为采用了当场收回式,所以800份问卷全部收回。          
(1) 关于村民的基本情况部分        
        被调查村民有35%左右是在家务农的,有40%左右的村民是在给别人打工的,经商的有20%,还有5%是从事其工作的,从这务农和给别人打工的35%和40%中看出,务农和打工收入是他们生存的主要方式。从而看出村民在面对经济危机和大学城的建设时,表现出也只是简单的关心,生存问题才是他们最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事情。      
(2) 关于被调查村民对桂林雁山大学城的了解和看法部分          
        交流中获知村民以及村干部对于大学城的建设能给他们经商的带来那方面的好处,他们是很关注的,特别是那些在大学里经商的村民,有些甚至比我们学生还要了解大学城的特别影响。但是,村民们以及村干部在获取大学经济文化对他们的有利影响时,存在有局限性,比如不能较准确的获取信息和资料,这与农忙及交通便利性是有很大关系的,他们往往只涉及和自己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方面,而对于远离自己生活或目前自己用不到的知识和信息很少涉及。         
        从以上的分析便可得出,要加快促进大学城的建设和发挥其功能和效用,加快和周边地区的融合,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的知识水平,就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充分利用好国家教育和国家媒体两大工具,让知识真正的走进农村,让农民真正的接触到实用的知识,这样才会从根本上促进他们生存能力的提高,使他们能更好的融入新的大学城建设中来。      
(3) 村民希望大学城能为他们提供什么部分           
        目前在农村,仍然存在大量的村民希望生活得更好的愿望,这也从另一面说明,村民们有一个正确的追求和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反应了他们的意识已经随着大学城的建设和政府的关怀提高了。        
         村民也多为反映自己对于农工科了专业知识的渴望与现实中的条件的反差较大,现有的各方面的培训已满足不了他们对农工知识的需求。从以上的分析便可得出,要加快促进村民的生存意识的生成,提高村干部和村民的农工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就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加快我们大学城的建设。因此我们大学城的构建是符合社会生产生活和满足现有雁山发展模式的,是一个地区发展的有利和可见是行为。    
    
(三)第三期:大学城各高校调查    
1、被调查者对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了解与参与度      
        大学生对于服务周边乡镇、高教促农的实践活动参与度不高,大多数大学生甚至一次也没参与过,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经常到乡镇服务高教。而在参与活动的类型中参与社会服务和参观交流等低程度的实践活动则是主要项目。看来参与人少、参与程度不高成为高教促农、服务乡镇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大学生是有愿意参加服务周边乡镇、支教的活动普遍表示愿意参与,其中参加“高教促农”的活动最受同学们的关注,而对加工科类机械技术指导下乡宣传、“音乐欣赏”“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支教活动愿意参与的人数相对较少。总体而言,绝大部分当代大学生是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的。      
2、被调查者认为怎样才能把自己所学运用到服务乡镇基层建设的农村中去        
        在如今城市的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压力大,而国家积极推动送大学生到乡村、每村一个大学生的活动却在如火如荼的开展,面临此种状况,择业的毕业生到西部或者乡村去支教的出发点是什么?以及怎样把在学校所学到的学科知识该怎样强化并运用到服务周边的实践中去?       
        国家的需要、西部或者乡村业竞争压力小、个人志向成为大学生到西部或者乡村去支教的首要出发点的。由此可见,客观形势的需要与压力已经超过大学生个人志向选择。看来毕业生想去哪的问题不是自己可以左右的了,社会责任人、公民义务是他们考虑的重点。        
        对于怎样把在学校所学到的学科知识该怎样强化并运用到服务周边的实践中,同学们也给与自己的回答。从同学们自身实际出发,提出了开一家自己的店、经常开展类似服务周边的实践的想法,力所能及的把在学校所学到的学科知识该强化并运用到服务周边的实践中。       
         综上所述,桂林市雁山大学城作为新兴的高教园区对于雁山镇周边社会环境的经济、文化、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而积极探索大学生服务周边的“高教促农“和谐发发展的道路也任重而道远。     
      
第六部分 大学城建设的利弊     
(一)大学城对周边的推动作用        
        大学城的推动作用主要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等几方面。       
        在经济方面,最为显著的是,大学城建设促进了雁山基础设施改善,创造了就业机会,随着雁山大学城的建设,极大的带动了雁山区的固定资产投资,而固定资产投资直接关系到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大学城建设通过带动固定资产投资额,进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随着雁山大学城的建设,大量的人流 、物流 、资金流涌入雁山 。刺激了社会总需求急剧扩张,拉动了地方建设。同时,也密切了城郊地区与城市中心的联系。其次,在相关产业上,随着众多大学的入驻,也带动了房地产业 、饮食产业、旅游产业等的发展。数量众多的学生自然地成为当地旅游的潜在游客。再次,大学生本身极大的消费能力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由于耕地被征,多数农民开始从事第三产业及相关服务业,从而促进了餐饮、住宿、娱乐等多方面的综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学城的新建不仅没有减少当地农民的收入,反而在刺激非农产业发展的同时,极大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会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城市的消费。最后,大学城还极大的吸引了流动人口,在提供多元商品与服务的同时,更增加了本地区的消费能力和交通的发展。   
        在社会文化方面,首先,大学城建设有助于改善城市边缘区的环境形象,提升文化品位,大学的入驻,不仅给落后的农村带来了经济的收益,同时,更带来了相对先进的思想、文化,使得曾经遥远的大学一下子亲近了起来,而大学中独有的人文气息、文化传承也会深深的影响到周边地区。其次,开放的大学校园为周边居民提供了理想的休闲娱乐运动场所,极大的弥补了农村地区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同时方便学生的公交线路同时也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最后,大学中常有的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会,图书馆等资源在某种程度上也能为当地居民提供学习、拓展视野的机会       
(二)大学城建设之不足        
        关于大学城建设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高校自身和社会周边这么两方面。对高校自身,大学城建设中配套设施的落后,导致大学城里的各大学几乎都无一例外的被农村包围,大学则成了广大农村的“孤岛”,由于治安的乏力,对大学的安全就造成了严重了的威胁。这从各大学密布的摄像头及红外等先进的现代化防盗系统就可以略知端倪。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大学城在现实中割断了大学与外界的联系,大学被孤立在一片村落之中,由于公共交通设施配套的滞后性,以及日益增加的人口,给大学城内的人员出行带来不便。由于这种不便,增大了大学城与市区之间的人员 、物质 、信息交流的成本。同时,老师们则往往是过客,有课则来,无课则去,这也极大地阻碍师生的交流。孤立的大学也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不利于学生的交流实践。         
         对于社会周边来说,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最为突出的就是,由于大学城兴建过程中征地等工作不够细致,对村民后续生活考虑不够周全,导致大学与原住村民的矛盾重重,大学则成了大学城建设的“牺牲品”,这也是大学安全的主要威胁。        

第七部分  桂林雁山大学城建设的思考      
        要把大学城建设好,应该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整合效应、区域经济带动效应、城市结构优化效应。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理念。        
        1、加快大学城的建设,加强大学城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的维修等。
        2、通过大学生消费拉动大学城周边商品经济的发展。
        3、大学城内招聘当地村民做工,促进当地人的就业。
        4、贯彻“高教兴农”的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促使我校的法律援助协会与镇政府综治普法办公室合作为雁山镇百姓提供法律援助;组织优秀学生建立科技下乡队伍与镇政府企业管理办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等。雁山镇政府也表示非常欢迎我们各大高校的学生能够参与到雁山镇的公益活动中去,他们也会全力支持我们各大高校的活动,从而更好的带动雁山镇的全面发展。自大学城开城以来,其蕴含的先进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生文化,就开始向周边农村文化渗透。而与当地农村的接触,也使得当代大学生走近了基层,体察了民情,认识了农村,也认识了国情,无形中启发了他们更多的思考。这不仅仅是一种单向辐射,更是一项双赢的文化交流。
        5、教育大学生保护当地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八部分  总结        
        桂林市雁山大学城与周围经济文化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雁山镇政府正在响应市里的号召,决心要把雁山镇打造成一个完善的大学城,成为桂林市的市区文化卫星城。雁山镇政府也表示会积极与各大高校合作,加强雁山大学城周边经济的发展,用知识武装头脑,切实提高大学城周边农民的生活水平。认真贯彻、坚持和实施可持续发展观,实现农业收支稳定,了解现如今农民真正有什么,需要什么,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而我们在校大学生也可以把在大学所学到的科技文化知识运用到周边乡镇基层建设中去。例如,贯彻“高教兴农”的政策,为农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促使我校的法律援助协会与镇政府综治普法办公室合作为雁山镇百姓提供法律援助;组织优秀学生建立科技下乡队伍与镇政府企业管理办进行技术交流合作等。雁山镇政府也表示非常欢迎我们各大高校的学生能够参与到雁山镇的公益活动中去,他们也会全力支持我们各大高校的活动,从而更好的带动雁山镇的全面发展。如何真正建设21世纪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雁山镇的学子们应该怎样回馈为我们提供宝贵土地资源的雁山镇?所以,我们应该努力为雁山镇百姓谋福利,更好的带动、协调他们经济的发展,从而让我们的迁入不会成为这块土地上的负担,使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加优美。在这相互作用的前提下,我们更应该贡献我们大学生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打造科技、人文教育教育和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雁山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万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农村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张建营.中小企业融资实战[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6.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