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二届社团(团队)创新课题---漓江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校园模拟实习基地建设初探

发布时间:2012-05-2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实习基地是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商务英语是一个交叉学科,其最大特点是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的密切结合,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模拟商业实践显得非常重要。本课题于2010年下半年筹划申报,2010年7月获准为立项课题,2010年9月正式开始研究调查。课题组根据课题方案中的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力所能及的研究活动,对优秀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考察,得到了其在建设理念、管理制度以及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详细资料和相关数据,搜集了漓江学院现有实训室的使用情况及反馈意见等珍贵材料,本文对调研的内容和结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详细的阐述,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为我院在今后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基地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字】:  商务英语;校内实训;模拟实习;实训基地


一、 漓江学院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建设背景
(一) 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要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工作。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
(二) 社会发展的需求
        当今社会需要实用型、学习型的人才,培养实用型的复合人才是当代大学的教育目标之一,实习基地是具有一定实习规模并相对稳定的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场所。建立校园模拟实习基地可以培养在校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外出实习前有机会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为外出实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从而及早适应并融入社会的实践工作当中,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
(三) 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实习基地的建设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模拟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规划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需要,是增强学校与社会和企业互动的需要,必须要高度重视校内实验基地的建设的规划。

二、 建立漓江学院院校内模拟实习基地的可行性分析
(一) 英语专业商务方向作为试验单位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区内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校园模拟实习基地的建设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中,特别是在实践教学的部分尚未有高校建立一个系统的建设模式。而我院已经基于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个性化、立体化、现代化教学方式,配备的网络多媒体交互式语言实验室可以为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基础。
       建立我院商务英语校园实习模拟基地有助于我院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与实践相结合,将课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获得立体的认识和切身的感受,及时从校内模拟实习中发现自身知识的漏洞。通过校内实习基地的不断实践强化我院商务英语学科的专业特色,更好的打造我院的人才品牌特色,推动我院创新型的教学理念,符合了我院坚持以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树立具有漓院特色的专业实用性人才形象。
(二)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的主要采取实地访谈及问卷调查的形式。
1. 对漓江学院现有的校内实训室使用情况进行调研;
2. 对广西区内优秀专科学校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地走访、参观;
3. 现场旁听优秀的实训教学课程,与相关课程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运用个案研究的方式来调研;
4. 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对学生使用实训室的情况及反馈进行调研。
(三) 调研内容
1. 前期准备:
(1) 利用网络资源查询相关文献资料,认识和理解本课题的主要概念;
(2) 发放问卷,了解我院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现状
2.  中期实践:
(1)  参访我院外语系教研组的老师,了解目前商务英语学科的目前的实践教学现状和今后的实践教学计划。
(2)  对区内部分专科院校实训基地进行走访调研;
3. 后期总结:
(1) 对调查问卷、访谈记录进行统计、整理;
(2) 对校内的实训模拟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向专业指导老师学习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模式。

三、 商务英语校园模拟实习基地的调研分析
(一) 商务英语校园模拟实习基地的建设现状
       学院秉持“向学、向善、自律、自强”的校训,以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导向,坚持以应用性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作为学院重点建设系之一的外语系主要培养本科学历的应用型和复合型外语人才。但漓江学院目前还没有完整一体化的针对商务英语学生的校内模拟实习基地,校园模拟实习基地的建设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中。
(二)   商务英语校园模拟实习基地的使用现状
       根据学院外语系的教学安排,学院2007级----2008级(大三和大四)外语系英语专业商务方向的学生都已经开始了商务方向的专业课程学习,对漓江学院的教学现状及学习现状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为更好地了解学院外语系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工作,课题组于2010年10月制定了一份面向2007—2008级(大三和大四)同学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达到71.42%。课题组根据问卷调查的数据显示,课题组总结出以下几点内容
1. 实训室数量过少,造成资源使用紧缺的情况
       实践教学是商务英语课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难以达到新时期社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要求。目前学院基于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开展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的个性化、立体化、现代化教学,配备的网络多媒体交互式语言实验室有新视野大学英语和蓝鸽英语两个功能齐全、语料丰富的在线自主学习系统。但随着专业招生规模的扩大,现有实训中心设施已不能满足本专业在校生实践教学的需求,在实训课程中常用的学院现有的电子资源如CNKI电子书、蓝鸽英语学习、软件资源下载等只能在学院校园网中访问,实验室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必要课时的需求,学生不能切实达到实践教学目标。此外,学生参加实践课程的机会受实验室开发时间的限制,使参与实训的学生在人员上和数量上的不足,未能形成规模效应,降低了实践课程的效果。
很满意2%,满意14%,一般51%,不满意33%
出现的问题有:
                      ①设施没有得到良好的维修管理,在教学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
                      ②图书种类过少且质量不高,同类的书藉量也不多
                      ③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开放时间太短
2. 实习软件过于陈旧,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
       实训课程软件的更新缺乏时效性,学生能力未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软件中的题目过于程序化,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实际操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可能性,也不能体现贸易活动的变化性,学生只能在理想条件下进行实践操作,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现实中的贸易流程脱节的,从而难以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不利于学生形成积极思考、全面考虑贸易活动中各项利润的思维方式。此外,学生可以从网络上搜到与软件中的实训课程一样的题目,很多学生没有认真思考而是照搬书上的答案,不能充分实现这门课程的要求。
3. 实训设计项目不够具体,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存在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实训设计项目不具体, 专业核心化训练不突出、实训方法和实训手段单一、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不强等方面的局限性, 实践课程流于形式, 致使实践课程起不到真正加强商务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我院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部分课程体系未能准确及时地反映社会特别是区域范围内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的要求。
        在接受调研的250名学生中有81%的人愿意加强系与系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相互学习,他们表示虽然共同授课的效果收到专业知识侧重、培养方向不同的局限,但却可以使同学们认识到课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调查还发现商务英语授课过程中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程的分配不合理,商务课程和英语课程的课程存在不协调,侧重点不够明确。不利于学生的专业性的学习,不能更好地扎实的学习有关商务方面的学习。
      4. 实践性学科的教学中理论性比例过大,教学效果不够好
        由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局限, 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常常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分开进行,即理论比例过大或理论与实践脱节。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过于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
        在问卷调研中,课题组发现59%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课程理论性知识占大多数,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差,不能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将来就业会缺乏竞争力。在针对如何有效的开展商务课程的教学的调查得出如下数据:调查分析:学生更倾向于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希望真正的锻炼自己的能力。学生希望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实践类活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学会操作,自主学习理论性的知识。
四、 对广西区内优秀实训基地建设案例的调研分析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教育,其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使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高职教育实施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和载体,基于政府财政支持、社会的广泛参与,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园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为更好促成课题组课题的完成,课题组以高职院校为切入点,课题组于2010年10月中期走访了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2010年11月初走访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在对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走访中,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有实训基地课程训练的特点制定了一份侧重于实训基地使用现状的调研问卷,该问卷主要面向两所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和部分国际贸易与经济专业的学生发放(详细的分析表请参附件二)。
(一) 对课内实践教学模式的调研分析——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为例
        课题组于2010年11月初走访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营销与策划专业荣获目前广西唯一的市场营销类和策划类高等教育国家最高荣誉--国家级精品课程,并成为中国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标准开发中心广西分中心挂靠单位,在国内高等教育策划专业教学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因此,课题组以营销与策划专业的实训基地作为本次课题的重点进行个案研究,采访了该专业的创建人和学科带头人黄尧副教授。
       根据黄教授的介绍,课题组了解到营销与策划专业创建于2004年,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的签约咨询策划机构广州奥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长期校企合作。该专业引入“狼王”概念,导入策划行业的市场竞争规则,公司直接参与教学安排与管理,引入先进的“哈佛”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工作能力的积累与企业需要零距离,以“工学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岗位零距离教学实践培养具备策划师职业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广州奥理企业参照德国高校营销专业实训教学环境,每年投资10至20万元打造实战工作室,工作室按现代多媒体网络环境的标准设计,为学生提供实践项目演练和培训的场所。不同的实训室有各自的教学功能,根据不同工作的特殊性来培养学生的整体职业能力,形成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师的培养方面采取专职教师常年在企业挂职或在部分时段兼职的方式,培养和锻炼教师的专业技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真实的企业运作模式来组织学生参加大量的真实项目情景演练,将实践贯彻于课堂上的理论教学中,使课堂中的练习与企业工作的实际需求达到一致,通过反复面对真实的市场、真实的客户、真实的竞争,让学生们在工作任务中,不断经历策划创意头脑风暴、电子化提案制作和面对客户演讲竞标等环节,在教学中结合教师的理论具体分析业务市场的优劣,按照企业的实际做法来处理业务,充分锻造有完全职业能力的策划人才。
(二) 对实践性教学考查形式的调研——以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为例
       课题组于2010年10月中期走访了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的实训基地主要面向经济管理类和外语类专业开放,实训内容以开展校内教学实践活动为主,学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活动场所,由本专业的领导及老师带领进行,这有利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主动参加实训活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此外,课题组采访到了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的李贵生老师,了解到该校商务英语专业从大一开始学习简单的商务理论知识,大二时对商贸业务流程中各项具体环节实施操作并以教学中的各项实践成绩作为期评成绩的一部分,期末测试以学生完成实践项目的表现来考核,提高了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实践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
调查结果:
应用教学实践活动 32%
课题研究类应用实践活动 16%
竞赛类 4%
(三) 对校企合作模式的调研——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课题组于2010年11月初走访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和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校学校拥有一支由国家教学名师和国家优秀教学团队为领军人物的专兼职“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学校通过政府支持、社会融资、企业投入的多渠道形式,建立了以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建设的工业实训中心为骨干的六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1.1亿元,为学生的职业技能素质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两所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区内外10多所高职院校结成了对口支援关系,与 230多家行业骨干、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双方合作办学协议,双方就学生教育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聘用、企业员工培训等进行深层合作。比如,南宁职业技术学校的商学院与南宁(中国—东盟)商品集合竞价交易市场合作,双方在合作中积极寻求双方利益的共同点和结合点,建立“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既发挥了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而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又有效促进了科技、经济及企业的发展,使高职院校与企业达到双赢,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调查分析:学校提供了一定的实习基地设施场所,基本上保证学生可以达到校内实习的需求,但是也可以看出设备不够齐全,建设不够完备。结论:学校应该注重校内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校内实习场所,为学生将来步入岗位、竞争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 调研小结
       高职院校除靠自身财力独立建设实训基地外,主要还有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和学校配套投入模式、校企合作投入模式、校校合作投入模式和“以训养训”四种投入模式。一些已具规模的校内实训中心可积极寻求与兄弟院校及社会的合作,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探索“以训养训”的路子。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大多采取建立人才流水线的方式,以“就业、满足企业需求”为导向,注重校企文化的结合,实行教学与实践一体化。校内实训基地的共同特点都是首先创造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具体为:组建包括企业、行业负责人及专家在内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师生均在实训过程中担任不同层次的员工角色,完全按照企业运营形式组织教学,达到素质、能力、专业技能同步培养。这意味着同学们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开始实践活动,通过两年之后的学习与模拟实习,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储备了丰富的实践应用经验,这有助于他们更好的融入就业工作环境。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走访调研,课题组得到了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字及数据材料,为如何建立校内实训基地的工作提供许多可行性的建议。

五、 对漓江学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 学校应完善教学软件系统,使课内外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形成一体化
        在学院现有的电子资源中,在学生宿舍与校园网内均可访问的有CNKI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读秀知识库、超星学术视频库、自主考试系统和新视野大学英语。但实训课程中常用的网上图书馆、CNKI电子书、图书光盘镜像下载、蓝鸽英语学习、软件资源下载只能在学院校园网中访问,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使用实训软件的时间和空间。学院可以在现有的校园网络基础上,将教学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扩大校园的网络的利用范围或开放固定的网络教室,让学生将便携式电脑带入课堂上机操作以缓解计算机室紧张的问题,课题组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网站,以及任课教师在校园网上的个人教学网页,将全部或者部分教学资源电子化提供给学生在校园内随时登录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制订自主学习的计划,通过点播教学课件和浏览学习资源巩固、拓展所学知识的广度,通过网上测试检查自己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目前社会上有较多的软件开发公司专门针对高校教育开发实验实训软件,内容涉及外贸交易中的每个环节及相关部门,学生可以通过仿真软件模拟交易的各个环节,让学生一进入实训室就犹如进入了真实的公司。学院通过购买和运行这些软件来创建一个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也可以在现有软件的基础上更新软件内容来完善实训模块的建设。
(二) 通过课内实训方式,整合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能力
       商务英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包括函电、谈判、合同、接待等一系列与商务相关的活动,甚至在各项活动中涉及管理的职能、商务沟通、活动决策、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商务会议、广告等广泛的内容。在该类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把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工具来使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重点加强专业技能的掌握。
       课内实训课程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通过仿真的教学演练,让学生感受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压力。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布置任务(布置当堂具体任务,设定特定场合),执行任务(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情况、任务完成后的自我反馈),老师监督(控制学生使用的语言必须是英语,且遵守任务的基本要求并在准备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教师对各组学生任务的进行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例如,组织学生建立公司团队,在班级内部建立一对一的贸易关系,不同的公司之间借助贸易函电进行固定的贸易磋商。教学内容可以由教师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具体到不同工作任务的实践能力而不是单单注重于某个环节,将所有课程形成一体化连贯式的教学,教师重在指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表现提供理论的指导,并严格考核学生的完成情况,让学生们时时感受竞争的压力,将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三) 学校应该重视校企之间的合作,建立长期互利的合作体制
        商务英语方向的校内实训基地应基于外贸企业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学校可以加强与现有企业的密切合作,如桂林市丰华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 借鉴专科院校岗位零距离实践教学培养的模式,就学生教育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聘用、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层合作,聘请企业骨干担任校内兼职教师,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任职,做到在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校企互惠互利、双赢发展。
       根据企业管理模式灵活安排任课时间和课堂空间,实践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进一步思考,不至于因考虑到学生宽泛的就业面而使技能培养目标“纯化”,同时也弥补了专业实训设备的不足现象,也对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提高,而既专业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加强了理论基础的学习,这与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相辅相成的。于企业而言,这类毕业生专业发展方向的针对性强,毕业后能够很快地适应新工作岗位,学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新员工基础贸易知识的培训,让企业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培训成本。
(四) 将企业引进教学,使课堂面向企业,实现教学与实践一体化
       国际贸易的开展受场地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小,部分贸易交易中的环节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操作,因此学校可以定期邀请外贸企业的骨干来校举办有关商务知识的讲座,进行企业案例分析教学,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贸易工作,把企业引进教学,使课堂面向企业。
       学院可以向企业争取贸易交易项目,建立校内业务团队,由专业骨干教师带领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学生的名单可以采取流动制以保证优秀学生的锻炼机会)根据各个企业业务的特殊性,具有针对性的完成各项贸易交易。通过完成企业贸易业务的方式达到校企双方共赢,优秀的业务能力可以为学院打造商务英语人才的特色品牌,又可以增加企业的利益。
(五) 将有限的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化,为学生营造实习环境
       从调查中课题组了解到学院商务英语的学生掌握的知识面较窄,短短一年的专业课程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务人才专业化的要求。为使毕业生更好地应对职场的变动和单位对人才需求“全面化”的要求,课题组学院可以将校内的资源整合利用,各系级之间的实训场所公共化。例如,经管系目前建立了一间实训室,课题组可以与其合作,完善实训室的设备,尽量使室内环境布置仿真策划公司。定期组织学生组建公司或者业务小组,模拟公司真实运作,各个公司的财务总监每月向负责教师提交该公司当月的财务状况,生成一份财务报表,即时体现集团公司内各小公司的业绩并进行对比。让学生们时时感受竞争的压力,将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此外,学校还可以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机会,将校园超市等资源有效转化为可利用的实习场所,让学生以校园内的小本生意为出发点了解贸易的环节和企业的运营模式。
(六) 依托本系文化活动月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各系活动月的内容主要面向本系的同学开展,将活动月的活动内容专业化更有利于打造本系的特色品牌活动。例如外语系每年一度的东南亚文化节的举办很好的促进了学院东南亚语系的实践教学。
       实训模拟活动可以依托外语系每年一度的外语文化活动来开展,活动内容在围绕每学期学校的工作重心的基础上结合本系的人才培养模式,既体现了外语系的文化特色又起到了锻炼学生实践动手的能力。外语系可以与经管系旗舰活动月合作共同开展商务类的活动,也可以借鉴他们的开展形式结合外语系的特色来开展活动。如可以在每年的文化月中,根据不同年级每年不同的主要教学目标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可以具体到某一能力的考查也可以做为综合能力的考查,活动对象主要面向外语系的全体同学和兄弟系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做为实践教学的考核手段,由专业教师指导带队,外语系团学组织承办,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比赛、学术类研究活动等等,将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情况做为期末成绩考评的一部分。将学生被动的接受理论教育变为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参加实践类的活动来巩固理论知识,也借用实践应用中发现的不足来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学校里获得多种方式的锻炼,才能在初入社会时不手忙脚乱,做事情有分寸,得心应手。

六、 结 语
       本文围绕如何建设漓江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校园模拟实习基地这一主题,通过了解和分析我院商务英语方向实训教学现状,借鉴并结合外校实训基地的建设经验,为建设我院英语专业商务方向校内模拟实习基地提供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努力为我院外语系建立模拟实训基地提供初步的建设方案。基地项目涵盖一个网络模拟平台和系列实地商贸实习项目,借助课内外的场所结合平时的日常教学理论知识进行模拟实训,定期开展各项具体的校内实训活动,把校内模拟活动贯彻于商务英语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活中,全方位的锻炼商务英语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通过课题调研过程中多种形式的精心调研,课题组对材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从而在如何建设商务英语校内实训基地的问题上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构想,根据专业院校的成功案例对如何建设校内的模拟实训基地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从商务英语出发,为今后学院开展相关实训活动的建设提供小小的参考借鉴价值。
       课题组认为商务英语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属于语言学科同时又侧重于商务知识的学习,经济和语言都是软性学科,软学科在教学当中对硬件设施的依赖性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商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的开展并不要求大量硬件设施的支撑,而更应该侧重于内容和形式上考虑。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是一项长期而巨大的工程,需要高校的多方面努力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课题组建议,建设初期,学校可以加强与现有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 借鉴专科院校岗位零距离实践教学培养的模式,就学生教育实习实训、教师挂职锻炼、兼职教师聘用、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层合作。待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学校再进一步思考长久的建设机制,如学院如何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动态管理;如何建立起见习与正式上岗之间的对接;如何通过校内仿真实训使学生更快的融入校外的实习工作环境;如何打造我院“校内实训基地”的品牌特色,使更多单位在我院建立“校内模拟实训基地”;建立实训基地后,如何与各企事业单位保持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等等。虽然课题组的课题只是一次小小的建模初探,但课题组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昔日纸上的文字一定会成为广西本科院校建立校园模拟实训基地的基石。
        首先感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的黄尧副教授,桂林高等旅游专科学校的李贵生主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外语系副主任何玲老师,谭婕老师和吉文婕老师对于本课题的大力支持与指导。特别感谢本课题的指导老师赖晓葭老师在整个调研课程中给予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冯旭敏,温平则.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基本模式的构建[J].职业教育,2005(2):32-34.
[2]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学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2000年.
[3]吴雄彪.张雁平.花有清.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
[4]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策划创意》.http://116.252.173.100:8008/cy/index.html
[5]应用语言系商务英语专业建设方案. 2007.10[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23cedd3143323968011c923d.html
[6]“商务领先,英语跟上和商英结合”的教学模式. [EB/OL].http://www.51lunwen.com/businessenglish/2010/1009/lw201010091046001572.html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