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三届社团(团队)创新课题---大学生逃课现象分析与研究——以漓江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12-08-3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摘要】:目前,我院的学生逃课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不仅影响到我院的学风建设、教育教学进程,还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提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调研形式,研究分析我院学生逃课的现象和原因,总结出我院学生逃课心理的独特之处,进而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一些改善学风的建议。
【关键字】:漓江学院  逃课现象  逃课原因   解决措施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这些话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口头禅,也反映出现在的大学生对逃课行为的习以为常。为了让我校学生认识到逃课这个看似平凡又普遍的现象的危害性,我们小组对我院学生逃课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大学生逃课现象普遍存在,调查数据显示,我院竟有66%的学生都有过逃课行为,而逃课的原因也是各不相同,逃课现象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院学风建设,并且不利于我院教育教学工作的进程。为了让大学生意识到逃课行为的严重危害,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的看清自身缺陷和挖掘自身潜力,并通过这次调查让校领导更重视对学校的纪检工作的完善,搞好学院学风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促进我院教学工作进程。
一、调研方法:
      (一)问卷调查
        在经过长期的讨论之后,我们决定采取问卷调查和采访的形式来展开研究和分析漓江学院学生逃课现象,同时参考相关的资料。在问卷调查上,我们主要分成预测卷、第一份问卷、第二份问卷三个阶段。因为我们只是漓江学院这个大整体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所认为的逃课原因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预测卷阶段,我们主要想通过它来大致了解其大部分学生逃课的原因,并归纳出大家逃课的各种原因,通过对预测卷的总结提炼,我们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第一份调查问卷,初步调查我院学生逃课现象和逃课原因的分析。并经过第一份问卷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学生逃课主要与所学科目、课堂气氛、教师等有关,所以在第二份问卷上,我们着重关注老师、课堂、课程、学生之间的关系并且进一步细化详细分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并综合了接受第一份问卷调查的同学给我们的问卷设计提出的修改建议,我们对第一份问卷进行修改,并设计出第二份问卷进行调查。
     (二)采访
      除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外,我们还采用了采访的方式进行调查。为了使采访具全面性和有效性,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学院领导、辅导员和专业心理教师作为采访的对象。通过对学院领导和辅导员的采访,我们了解了学院关于学生逃课方面的相关规定,及为了减少学生逃课行为所采取的相关措施,同时,学院领导和辅导员也给我们提出改善我院学风,减少学生逃课现象的意见。通过对专业心理老师的采访,我们对大学生逃课心理及作为独立院校的学生,我院学生逃课心理的独特之处有了一定的了解。经过采访,我们对我校学生逃课的原因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二、结果与分析
     (一)独立学院大学生逃课现象严重
       在我们的第一份问卷中,其中有效问卷为410份,问卷的有效率为85.9%。在这次问卷中,我们发现逃课人数的比例超过了66%,其中大部分人都选择逃选修课或者公共课,并且用逃课时间来休息或者自习。在第一分问卷的修改和整理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第二份调查问卷,发放问卷3000份,经过数据分析,有过逃课行为的人数为2148人,并且逃课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20%的学生因为睡觉,有23%的学生因为上网,有7%的学生是因为社团工作,也有18%的同学逃课是因为自习,因为老师讲课无聊和课程本身无聊这两个因素逃课的学生共超过了63%。其中选择在公共选修课逃课的学生超过了60%,达到1290人。逃课后的心理这个问题的调查分析表明,有17%的学生逃课后很自责,有46%的学生在逃课后心理会产生内疚,下次还是会逃课,但是也有21%的学生在逃课后心理麻木,没感觉,而14%的学生觉得逃课是合理的。经过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表明我院大学生逃课现象是相当严重。
      (二)独立学院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和有关教师、领导的指点,我们发现逃课现象不仅与学生的学习态度有关,也是学生的性格、学校制度、教师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带有盲目性
        数据显示,只有35%的学生有明确的目标,余下65%没有目标或处于迷茫阶段。大部分学生从上小学、初中直到高中都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就是考上大学,这一个目标真正实现后,觉得人生没有什么可以追求的了,加上对大学生活没有合理的规划,仅凭兴趣爱好和个人想法决定学习,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逐渐淡化,最终出现了大量的逃课现象。
        (2)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与对专业未来的信心不足
        受到就业形势、家长意见、专业调剂等多方面影响,不少大学生选择专业志愿时往往带有很大盲目性,进入大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与个人爱好不一致,对此缺乏学习兴趣,于是产生反感甚至厌恶情绪,置身于一种麻木或相抵触的学习状态,逃课现象油然而生。
        (3)缺乏自我管理意识
       数据表明,我院约有46%的学生在逃课后会觉得心理内疚,但是下次还是会逃课,体现了大学生自制能力差。另一方面是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本地上学,一直在父母的管束下生活,自我约束能力较差。现今,离开家乡到外求学,面对自由的环境,没有了父母的约束,很多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娱乐与学习之间的关系,被网络、出游、逛街等深深吸引。一些自律能力差的大学生容易受到他人影响,以临近放假、教师不点名、不想起床、身体不适等因素为借口, 屡屡逃课而影响自己的学业。
        2、教师教学因素
      (1)教学方式单一
       经调查数据显示,我院学生中有76.5%的同学有过逃课行为,其中10%的同学经常逃课,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如此多的学生会有这种行为?在我们的调查访问的过程中,有29.2%的同学认为,课程本身很无聊,没有兴趣听课;34.1%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很无聊,去了也是睡觉或玩手机,没什么收获。
        有些教师采取“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对学生的反应不闻不问。还有些教师讲课枯燥乏味,或是将笔记在黑板上一抄到底,或者是对着教材一念到底,这对于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无疑乏味至极,致使有45%的学生强烈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2)职业道德缺失
        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上课管理方式比较宽松,对无故旷课学生不闻不问、对上课不听课同学置之不理、对考试作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一系列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光辉形象,这也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原因。
      (3)师生关系不协调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处理好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败。由于大学的教学制度和教师的考核制度与高中相比都发生了改变,导致师生间缺乏了解和沟通,由此产生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反感,因此厌课、逃课心理产生,进而发展为逃课。
        3、学校管理因素
      (1)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视,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
       数据表明有74%的学生逃公共课、选修课。由于公共课、选修课等非专业课的管理不严格,许多高校忽视人才的引进与教学质量的提高,非专业课往往采取上百人的大课堂的教育方式,导致课堂纪律较差,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再加上教师没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因此出现了“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的现象。
      (2)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实
       我院规定在一个学期内每门课累计旷课达3节以上便对学生以挂科为处分,然而这仅仅是建立在教师课堂点名的基础上,这就导致了大多数学生抱有一种侥幸心理。这种松散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逃课现象的滋生和蔓延。
      (3)考试命题缺乏难度,划定过窄的考试范围
       调查数据显示,只有8%的学生认为逃课对学习有很大的影响,有31.2%的同学认为逃课对成绩没有影响,自己自习也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这些同学大多因考研、自主学习、兼职、社团工作等而逃课。他们认为考试内容过于简单,考试题型都有固定的格式,内容也都是课本上死的知识,考前任课老师还会给学生划重点、透题等,所以即使不去上课,只要复印笔记、突击记背,往往都能通过考试,体现不出上课与不上课的区别,这些因素实际上冲击着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其他原因
     (1)就业压力影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业是当今大学生的最大困扰,许多大学生从大一便开始为就业做准备,提升自我,参加社会实践,增加工作经验;另外有一些学生为了毕业后有更好的发展忙于考研、考证,当所有这些与上课冲突时,逃课自然成了他们的首选。
      (2)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大多数到我院就读的大学生都是离家在外,家长与学校缺少必要的联系,对子女在学校的表现没有很好的了解,在师资力量有限、家长关注较少的情况下,自我管理能力稍差的学生就会管不住自己,逃课也成为了常见的一种群体违纪现象。
       (3)独立学院学生逃课心理分析
       独立学院是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产生的新型高等教育办学形式,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和高校办学规模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逐渐成为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2]。独立院校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自身素质、认知能力等方面与其他高校的学生存在着一定差异。经过我们对我院的学生逃课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约有66.5%的学生有逃课的经历,1%的学生经常逃课。因此,我们特别结合当代独立院校的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总结了促使现在三本独立院校(以漓江学院为例)的大学生逃课心理原因主要有:
       1、适应不良
       无论是一本、二本还是三本的学生,大学对于他们都是新鲜的、未知的。新生怀着欣喜、愉悦的心情来到大学校园,然而,接踵而来的是一系列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方面的新情况,需要适应和学习,由于缺乏老师的指导、学校的重视,有的大学生难以很快进行角色转变,带着高中时期的依赖心理,凡事想依靠别人,不能处理日常事务,导致身心疲惫并且郁郁寡欢,难以融入班级群体,更不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为了躲避人际交往而逃避上课。这些都是所有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情况。
       2、逆反心理
       刚刚高考结束的大学生,原来的升学压力消失,进入大学之后,期望能够有新的学习环境和更加自由的生活体验,学校对于课程出勤率的要求让他们感受到“压迫”的力量,这是他们在高中阶段一直期望摆脱的制约力,对于已有学校规范的质疑和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大学生更期望能够尝试“越轨”快感,逃课是和其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相比成本更小、惩罚较轻、实施可能更大的行为,基于这种好奇心和对立心,逃课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显示大学生抵抗权威力量的表现。
       3、松懈心理和歇脚心理[1]
       进入大学之后的大学生总抱着高中辛苦那么久之后好不容易进入大学应该开始享受的心态,而失去了继续奋斗,丧失了原来的斗志和应有的积极性。开始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精神也开始萎靡不振,每日无所适事,不愿意上课,不愿意为了学习劳神。另外一些人高考成绩不如意,不能进入自己的理想学校,从而整日混时间,消极对待学习,停止奋斗,始终处在失败的挫折感中,意志消沉,得过且过。这样的松懈心理和歇脚心理导致学生逃课的又一原因。
        4、盲目追求自由
       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他们有着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有些同学在课堂学习中发现教材陈旧、学习内容枯燥,没有新鲜感,没有吸引力;而有些同学觉得学校的学习方式不适合自己,自己也没兴趣去学习学校所安排的内容;还有些同学认为课程多余简单没有听课的必要,使他们更多的就选择了自主学习。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和当代大学生彰显个性的特征不符,过于强调约束力的课堂让他们感到被压抑,加上青年时期的逆反心理,许多人走出课堂。
        5、自卑心理。
        三本学生普遍对自己的学校不认可,对自己的现状并不满意。他们甚至不愿向别人提起自己的学校,心十分敏感。选择来校就读的原因一部分是高考没考好不得不来,一部分是分数刚刚够,只能选择三本。多数并不出于自愿,有些是跟随父母的选择,有些是把三本作为跳板,想以后继续深造。这样的心态导致学生对自己未来很迷茫,从而产成了排斥、厌学的心理。
       6、懒惰心理,自制力缺乏,意志力薄弱。
       大部分三本学生相较于一本、二本学生基础知识较差是事实,之前在父母的监督下都没能形成自我约束的好习惯,到了大学这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后,自我约束能力差这一点就更加凸显出来,无故旷课、不交作业、考试突击、沉迷网络等事件屡见不鲜,尽管一本、二本学校也有类似现象,但人数和比例要远远小于三本院校。
        7、依赖父母和“有靠山”心理。
        众所周知三本院校学费远高于一本、二本,因此能够到三本院校就读的学生,家庭经济相对富裕,再加上是独生子女,父母一般过于溺爱,学生多以自我为中心,为人处事以自我感觉为出发点,强调以自己的喜好做事,包括专业学习和人际关系等。这导致了三本大多数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去向不明确,,不愿自己奋斗努力,觉得依靠关系、依靠父母就能找到工作。有了就业的保证,学习对他们来说无关紧要。这种不愿独立、缺乏自我意识、缺乏奋斗精神的心理,使得某些大学生上课兴趣不大,纪律性差,消极懒散,对上课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一有机会就逃课,浪费了原本宝贵的学习时光。
三、改善学风的建议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特征。在认知方面,大学生思维的独立和创造性明显增强。在理想方面,他们既注重眼前,也放眼未来。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感十分丰富。在意志方面,他们的自制力、目的性、坚毅性在显著发展,但是不够稳定[3]。根据对我院学生的调查了解及对学院领导和老师的访谈,并结合我院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以加强学生自制力为目的,引导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积极的学习心态是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能使学生更好的适应行的学习环境,自觉的排除内外的干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大学生刚刚结束高考,由一个紧张严肃的阶段进入到一个宽松自由的阶段,难免会全身心放松,变得迷茫失措,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丧失了原来的斗志和积极性,消息对待学习和生活。根据我团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有10.5%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没有明确的目标,54.7%的学生没有一个清晰、明确且稳定的目标。针对学生的这一现象,学校和教师应大力开展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引导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要树立远大的志向,建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将学习的被动性转为主动性,以加强学生学习的自制力和主动性。只有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心态,学生才能够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活动,真正理解学习的意义,从而坚持完成学业,做到不逃课,不早退。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院的学风建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解决逃课问题的关键。大学是个绚丽的舞台,大学生都希望在这个舞台上获得发挥自己优势、施展自我才能的机会,希望在课堂上活动更多的主动权,能够更加自由地学习。学校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权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而不是刻板的根据学院安排的课程学习,从而获得一个额外的学习机会。
        与此同时,学院在提供给学生更多选择的课程时,也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例如,我院政法系举办的模拟法庭和经管系进行的模拟股市,以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之后可以学以致用,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这样才能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很乐意地投入到这些课程的学习中去,在课堂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会相应地减少学生的逃课现象。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院及学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学院要给予大学生合理的展现个性和自我才能的机会,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让大学生在学校中参加更多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4]。使同学们能够在一个轻松娱乐的氛围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我院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加强学生的课堂出勤率,强化我院的学风建设。例如,明德国学社举办的民俗知识竞赛就对中文系的民俗学课堂出勤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活动举办期间,同学们为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而积极到课学习民俗知识。
      (三)建设优良学风,增强集体荣誉感
        目前,我院正在大力开展优良学风建设,所提出的方案及采取的措施面向全院学生,往往显得较为空泛,针对性较弱,导致施行起来有些流于形式。在逃课方面,应加强针对性,完善监督管理机制,认真落实好各项方针政策,如针对班级的课堂纪律和出勤情况,开展有关建设优良学风的班会,让同学们认识到课堂纪律上有哪些不足,及讨论接下来该怎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可以在院或系里评选出“课堂出勤优秀班级”和“课堂出勤优秀个人”,把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联系起来,让学生加强集体荣誉感和个人荣誉感,减少逃课现象。

      (四)完善学院的管理制度,改善考勤的管理机制
        大学生是否上课,一般通过学生的课堂出勤率来考察。“考勤可由任课教师委托学生班委会实施,任课教师须在考勤记录上签字,由辅导员每周汇总统计后,上报所在系并进行公布。”我院教师或者学生干部在填写考勤记录时,根据课前点名的方式来判断学生是否出席,一些学生也往往抓住这样的监督管理制度漏洞来进行其逃课行为。其实,如果把课堂点名放在课中或者课程结束前,逃课的人数会大大的减少。但是,要真正杜绝学生的逃课行为,仅仅靠教师的课堂考勤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要制定一系列的相关规定来辅助教师的课堂考勤。如每周安排老师或者没课的学生干部对各个课堂的人数进行点名抽查,尽管之前我院也进行过这样的安排,并且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效果,逃课的人数稍有减少,但是没有持之以恒,有如昙花一现。
      (五)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组织形式,但是这种组织形式以单一的课堂教学为主,教师素质、教材质量等因素就成为教学的制约因素。我院现拥有自己的教职工118人,在212名专任教师中(其中有73名为自有教师,139名为外聘教师),教授23人,副教授62人的庞大队伍,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授课能力毋庸置疑,但在对逃课学生的调查采访中,仍有34.1%的同学认为老师讲课很无聊。教师的教学经验固然重要,然而随着时代不断的变迁,知识信息日新月异,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的变化,尤其是面对90后这一特殊群体,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应该随之改变,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思维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具有吸引力,提高教学质量。
      (六)考证、考研及考试、课程的相互促进
       逃课的心理有千万种,逃课的理由也是层出不穷,但是总有那么几个显得冠冕堂皇,考证和考研在众多理由中看似合情合理,却总带有那么点“霸气”,这类同学大多抱着“考自己的证或者研究生,让别人说去吧”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考证或者考研之路而影响整个集体的荣誉及形象。其实,我院在学生的课程管理方面有规定,学生如果觉得自己有把握可以自己学习并掌握课程知识,可以到教务处申请课程免听。
        期末考试是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一种方式,对学生专业知识理解和掌握的检查形式。期末考试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紧密相连,考试内容具有创新性和灵活性才能反馈出学生对于专业知识了解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把考试内容与课堂讲授紧密结合,创新考试形式,让那些平时课纪松散,对学业成绩只求过而不求高且存有侥幸心理的同学对课堂重拾兴趣,同时,对降低学生逃课率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七)培养学生自身的行为习惯
        内因是决定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著名作家王蒙曾经说过:“无论周遭事物如何变化,一颗平静的心可以为我们拂去世间所有的尘杂。”减少学生逃课现象的问题,不仅仅需要学院领导、老师的监督管理及学院的规章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学生自身对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随着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人才济济,高校毕业生要想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先人一步,在严峻形势的就业中站稳脚跟,就需要学生自我培养竞争意识,稳步扎实地学好自己本专业的课程知识,做到不旷课、不逃课,增强自身的纪律性和自主管理,为以后的就业打下结实的基础。
四、总结
        通过对我院学生逃课现象的一系列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逃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如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等;同时也受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影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或与学生关系不协调等;也受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学校对非专业课的管理相对忽视,公共课、选修课流于形式`,学校虽有校规校纪,但没有真正落实等都是学生逃课的原因。而作为独立院校,我院逃课现象又有着独特性,学生逃课心理有着明显的特点,其逃课的原因往往来源于自卑心理,懒惰心理,自制力缺乏,意志力薄弱和依赖父母和“有靠山”心理。针对这些现象和原因,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加强学生自制力为目的,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地学习心态,完善学院的管理制度,改善考勤的管理制度,同时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等措施,建设我院良好学风,践行我院至善文化理念。我们希望,独立学院的大学生能有明确的目标,有一定的自控能力,不无故旷课;独立学院能进一步地完善校纪校规,让学生和教师有章可循;社会能在更大程度上接纳独立学院的学生,为独立学院学生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与平台。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