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三届社团(团队)创新课题---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的探究与分析

发布时间:2012-08-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  在前人研究个性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之上,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个性化教育的数学教育环境作出了综合分析,结合调查的数据分析和实际的个性化教学案例以及其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性分析,最后对适合中小学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数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究。根据分析所得情况制定出初步数学个性化教学方案,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优化,最后得到7个优化的数学个性化教学方案。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数学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教学方案

一  引言
       个性化教育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及目标进行引导和教育的教学模式。它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素质教育,关于这两方面,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第二条“工作方针”中已经具体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1]然而现在我国学校教育模式多数为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千篇一律的数学教学模式中缺乏个性化教育,不能让每个学生得到更为合适的教育。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着国家教育的进程,要想通过教育为国家输出更多的创新复合型人才,让更多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得到赏识,这就促使教育的形态模式必须有一定的转化,这样个性化教育慢慢的随之产生,也成渐渐为了当今教育的一个热议话题。
       个性化教育至今已是一个理论基础相当成熟的教育模式,虽然有学者已经在个性化教育理论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例如文献[2]中李孔政在《个性化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到数学个性化教学的实施原则有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发展个性原则等,中学数学个性化教学的优化策略中包含了确认学生的差异、形成师生教学交往、优化教学方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倡教师个性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他在文中全面的阐述了这五个方面在教学策略中的重要性。这些都只是基于理论层面,并没有深入具体到个别的实际教学方案。其实个性化教育是新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很少有人具体的去探究个性化教育中的教学方案,甚至连个性化教育在单独的某一学科中的教学都很少有学者去研究。文章借鉴前人研究得到的理论经验,通过设置问卷调查了解现在中小学学生学数学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当前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到中、小学学校和教育机构对有丰富数学教学经验的老师进行采访,了解现在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及对个性化教育的看法;认真分析数学个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优越性,再针对这三个方面做一个当前教育环境的综合分析。充分的利用实地调查和对学生个性化教学的实践,进一步结合调查所得的分析结果做出初步教学方案,进而得出一个最终的个性化教学优化方案。最后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中小学个性化教育的利于弊,并利用个性化教育的有利因素,探索如何真正做到教与学的创新,弥补传统教育的弊端。通过做个性化教育的调查和在数学学科中教学案例,以此来探索个性化教育在单一学科中的教学,为个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方面提供更为具体的载体,也补充了在实际学科中的教学应用缺陷,完善了个性化教育的研究层面。

二  个性化教育的概述
     (一)个性化教育的概念
       2008年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第一次理事会议正式给个性化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所谓个性化教育(Personalization Education),就是指通过对被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个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企业的投资人或经营者)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从潜能开发、素养教育、学历教育、阅历教育、职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灵修教育多个方面,对被教育对象的心态、观念、信念、思维力、学习力、创新力、知识、技能、经验等展开咨询、策划、教育和培训,从而帮助被教育对象释放生命潜能,突破生存限制,实现量身定制的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3]。学大教育CEO金鑫曾将国内第一个中小学生个性化管理系统PPTS(Personalized Private Tutoring System)系统形象地比作医生看病:每个人病情是不同的,要诊断发现问题才能对症下药。第一步要“诊断病情”,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第二步“开药方”,针对学习问题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每个学生配备一个专属的教师团队,享受专属的个性化教育方案;第三步“治病”,按照个性化学习方案实施具体教学,切实提高学习成绩。“出院”以后学生要再次全面“体检”,直至让大家看到满意的结果,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目标[4]。
        有人认为个性化教育就是一对一的教育,这个说法是不全面的。一对一的教育强调的是一种教育形式,有的是一个教师对一个学生,有的是多个教师对一个学生,有的是一个教师教一个学生的多门学科。那么个性化教育的方式是什么,是通过什么样的教育途径教育孩子,又能使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个性化教育对这些问题都没有太多讲究,它并不拘泥于一种格式。个性化教育可以是一对一的教育,也可以是其它形式的教育。个性化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平时我们生身边的一对一式的家教或者培训机构的教学多数都是朝着个化教育的方向去发展的。比如:一对一家教中,当家教的老师在给学生上课前都会向学生的家长或者学生身边的其他人了解学生的学习、性格、生活等基本情况,然后再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制订出一套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老师在上课前准备的教案也是这个教学模式的一个部分。
      (二)个性化教育具备的五大基本要素
        中国个性化教育研究院曹晓峰院长认为,根据“个性化教育”的概念和定义不难看出,一个个性化教育服务机构或个性化教育体系应该具备如下五大基本要素:专业化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诊断系统、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学习方案设计系统、系统性的学习过程管理系统、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学习辅导系统、专业化的知识管理系统。[5]
         个性化教育需要对被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和诊断,根据社会或未来发展趋势、被教育对象的潜质特征和自我价值倾向以及被教育对象的利益人(个人的家长或监护人,企业的投资人或经营者)的目标与要求,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因此需要专业的学习能力分析与诊断。国际个性化教育协会和中国个性化教育研究院给“个性化教育”的定义中明确提出:个性化教育需要对被教育对象(包括个人和企业)进行量身定制教育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并组织相关专业人员通过量身定制的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和知识管理技术以及整合有效的教育资源。[5]因此,一个完善的个性化教育机构或个性化教育体系就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学习方案设计系统。教育机构对被教育对象进行了学习能力的分析与诊断,同时也根据诊断的结果制定出来一套适合被教育对象的完善的教学计划,之后还需要对被教育对象实施这套教学计划。学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个别化教学辅导是不同的,家庭教师也并不等于私人教师,虽然从工作形式上和工作方式上有些相似,但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家庭教师主要职责是辅导功课,主要依据是传统的制度化教育和划一性教育体制下的科目学习辅导;而个性化教育需要私人教师依据“个性化教育”理念,实现教育计划和学习方案中提出的目标与要求。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升被教育对象的学习管理能力和知识管理能力,从而实现由他人教育转换为自我教育。
      (三)个性化教育在中国的现状
       近年来,个性化教育呼声在中国教育界不断提高。个性化教育受到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等的高度重视,同时有些教育机构已经落实了个性化的教育。
       经市场调查发现,经过九年摸索的学大教育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和学习系统。学大教育认为,“为每一个学生设计一套学习方案”是个性化教育的基础。在学大教育培训的每个学生在接受辅导之前,都会首先接受一套全方位的科学测试。通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测评、分析和诊断,找到每个学生独有的学习优势和学习类型,针对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辅导计划。
       2011年8月13日学大教育承办的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在京举行,大会上著名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教授发表演讲。他提出个性化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为了使学生个性发展,就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6]本次会议把个性化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确定为主题,旨在深入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个性化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总结我国个性化教育实践经验和成功案例,研究新形势下个性化教育的有效模式,探究个性化教育理论体系,将为深化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提供重要的启示,很有意义。他希望代表们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畅所欲言,让真理越辩越明,将我国关于个性化教育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保证个性化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个性化教育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大多数的家长对于个性化教育都是较为模糊的理解,没有获得真实具体的认识,下面是对桂林市家长的调查分析。
         在对桂林市的家长进行的调查问卷中,第十四题:您认为学校教育方式能否采取个性化教学?
A、能 B、不一定 C、不能 D、可以去尝试    E其他。
        其中选A有16.93% 选B有10.58% 选C有15.87% 选D有55.03% 选E有1.59%。可见有多数的家长觉得学校教学方式是可以尝试采取个性化教育的。
第十六题:如果中、小学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去教导学生,您觉得这样对你的小孩有无益处?理由是什么?
       A、有,能更好的体现出孩子的个性,是孩子保留个性提高学习的兴趣 B、没有,古人云:没有规矩难以成方圆。每个孩子在课堂上都以个性去学习使课堂过于随意影响教学效率 C、不确定,不过可以试着去尝试下 D、其他。
       选A有53.93% 选B有9.55% 选C有13.15% 选D有5.06% 。这一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家长还是同意并支持中小学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去教导学生。通过对桂林市部分学生家长看待个性化教育的态度的分析可以知道:个性化教育在中国的现状处于良好状态,个性化教育是适合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四)个性化教育的发展前景
       21世纪全球经济化,科技飞跃式的发展促使各国之间进行一场无形的人才争夺战。在这样一场战争中,中国要发展就及其需要具有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二条“工作方针”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出的局面。”[2]这不仅仅是说明目前国家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还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依据。个性化教育正是符合政策所提的要求。对学生系统的分析、周全的培训,可以为国家培养出各种出类拔萃的创新型顶尖人才。
       当代又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个性化教育是最全面培养、最能促进孩子个性发展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中心,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个性不受到抑制,同时得到最全面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所以孩子的教育必是每个家庭的核心,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正日益上升,这无疑是为个性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宽阔的市场。无论是周末还是中小学期中、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家长都会以各种理由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培训。随着近年来个性化教育呼声的提高,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各个性化教育机构更是迎来了报名高峰。但这种现象无疑是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
       怎样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没有超重负担的学习,并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家长所期待的人才?让孩子快乐的学习,这就需要个性化教育融入传统教育,去除传统教育的弊端,发挥个性化教育的优势,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个性化教育将会是中国教育的新走向,并会有更多新的创新个性化教育出现。
三  个性化教育的数学教育环境分析
      (一)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现状调查分析
       1.1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现状调查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学、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桂林市的小学、初中在校学生的性格,对数学的态度,如何学习数学以及对个性化教育的了解作出调查,寻找更适合中小学生的教育模式,加强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的交流,辅助学校的教育工作。
        1.2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现状调查的进行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填写问卷的是桂林市缪谢中小学的在校学生,并当场收回的方式,全市共发出调查问卷300份,收回280份,回收率达到93.33%。
        1.3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现状调查的内容
        主要调查不同年级、不同性格的中小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如何学习数学以及对个性化教学的了解情况,问卷共向调查者提出了15个问题(见附件一)。
         1.4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现状调查的结果与分析(见附件二、三)
         你的性格如何?(  )
A、 活泼开朗  B、随和  C、内向  D、情绪化
         被调查的学生中49%的学生性格活泼开朗,26.50%随和,8.3%的学生觉得自己数学学得很好,64.90%的学生觉得自己数学学得一般,性格开朗的学生相较于内向的学生更为自信。
你对数学科目的学习态度是:(  )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喜欢也不讨厌    D、讨厌
        你为什么喜欢学数学?(  )
A、兴趣     B、喜欢数学老师    C、数学课堂有趣       D、_
       
据统计13.60%的学生非常喜欢数学科目,36.40%的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信是通往成功的牵引线,数学学习较为顺心,喜欢数学科目的学生中50%的学生因为兴趣而喜欢数学,31.7%的学生因为数学课堂有趣而喜欢数学。百分比为零的学生认为数学难学,所以更突出了寻找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的重要性,总的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平时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
       你是怎样学习数学的?(  )
A、认真听老师讲               B、课后自主学习
C、与同学一起讨论             D、__  
         你学习数学是否有计划去学习?(  )
A、自觉预习、复习      B、偶然预习、复习     C、只预习不复习        D、不预习只复习       E、既不预习也不复习
    在在你学习时,你觉得什么最重要?
A、兴趣   B、学习过程   C、考试成绩   D、__
          59.40%的学生是通过认真听老师讲课学习数学的,88.00%的学生有预习、复习的习惯,然而只有41.3%学生自觉预习复习,41.40%的学生认为在学习时学习过程最重要。老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发者,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
 
     课堂上对于个性化突出的学生老师一般是怎样对待的?( 

A、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个性化辅导。

B、把这类学生的行为视为扰乱课堂,学生受到严厉的批评。

C、根据成绩而言,成绩好的就说他们有着独特的学习方法,成绩差的就说他们捣乱。

    D、不管成绩好坏,都将受到批评。
    E                                            

          你认为下列哪些形式适合自己学习数学?(  )
A、一对一辅导  B、多对一辅导  C、一对多辅导  D、多对多辅导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数学老师教得不好你会有怎样的变化?
A、产生抵触或放弃的情绪     B、自主学习
C、找老师或同学帮忙         D、      
         如今学校里70.80%的学生认为老师根据学生的个性进行个性化辅导。说明个性化教学在学校的教学中得以实施。51.40%学生认为一对一辅导形式较适合自己学习数学,46.50%的学生认为学校教学方式能尝试采取个性化教学。数学老师教得不好时,79.10%的学生会选择自主学习或者找老师找同学帮忙,但依然有15.20%的学生产生抵触或者放弃的情绪。
        结论:在学生支持个性化教育的同时,可以尝试在学校采取个性化教学,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尤为重要。在上大课堂教学的时候,多注意学生,挖掘学生的不同之处,给予学生不一样的辅导。
       在你看来,家庭环境对你数学学习的特点有怎样的影响?(  )
A、爸妈是数学爱好者,在他们的影响下我对数学有着特别的爱好,也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B、课后为家里干活,只能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步伐学习。
C、爸妈无暇顾及我的学习,平时都是进行自主学习D、----
        
在各种家庭环境下,33.30%的学生在父母影响下对数学有着特别的爱好,31.30%学生父母无暇顾及其学习,平时都进行自主学习,家庭影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希望父母能多抽点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
 
    你是否愿意参加数学培训班?你喜欢怎样的培训方式?
        44.10%的学生愿意参加培训班,55.90%学生不愿意参加,培训班有利也有弊,寻找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根据问卷回馈的文字信息显示,愿意参加数学培训的44.10%学生中,小部分是喜欢数学,大部分是由于数学成绩差,想通过培训提高成绩;而不愿意参加培训的55.90%学生中多数是因为学习时间紧迫,小部分因为是不喜欢数学。
         1.5中小学学生学习数学现状调查的体会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庭影响也尤为重要,喜欢数学容易,但是学好数学却是挺难,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最终寻找合适的学习方式最重要。为此我认为要学好数学,学生自身应当做好自觉预习复习的工作,而家长以及老师应当做好以下几点:
        (1)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性格,在生活中多给孩子鼓励与支持,为孩子自信学习数学作铺垫。
       (2)家庭影响也不容忽视,在条件允许下,为孩子创造热爱学习数学的积极氛围,在平时交流中展现数学的魅力。
       (3)老师是学生的启发者,注意观察学生的个性,了解学生的情况,采取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4)个性化教学方式并非只有一对一,只要适合学生学习的都能称之为个性化教育。
(二)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2.1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意义
         在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孩子的教育问题已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特点,针对桂林市的家长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了解三个方面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作出适合孩子的教学方式。
         2.2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进行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在桂林市各个街道选择年龄于30至45岁之间的带着孩子的家长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回收的形式,全是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90%。
         2.3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家长的个人受教育程度,对孩子个性的了解,家庭教育情况,对孩子学习情况的了解。对个性化教育的看法等。
问卷共向家长提出了17个问题(见附件四)
          2.4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调查结果与分析(见附件五、六)
          您认为与孩子的关系如何?
A 难以沟通   B 亲如朋友    C 敌对    D 一般
          您孩子的性格特点:
A 活泼开朗   B 内向   C 随和    D 情绪化  
          56%的家长在与孩子之间的关系选择的是亲如朋友,这体现了其孩子性格活泼开朗。44%的家长选择的是一般、难以沟通、敌对,其孩子性格偏向于内向、情绪化。
对此我们发现与父母关系较好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是较为活泼开朗的。
          您家里负责孩子教育的主要人员是:(  )
A 父亲   B 母亲   C 父母   D 祖父母    E 没人指导,自主学习
          您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于(  )
A 学校   B 家庭    C 社会   D、以上三项
          在家庭教育里,33.87%都是父母负责教育孩子,56.92%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教育责任在于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少数家长认为其责任在于单方面。
           您了解孩子学习情况的方式是 : (   )
A 看考试成绩    B 听孩子汇报    C 向老师咨询   D 没了解过
           如今家长通过看考试成绩,听孩子汇报,向老师咨询等方式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但仍然有5.95%的家长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
         了解孩子的情况后,您是如何引导孩子的?(  )
A 根据家庭实际去感化孩子,让孩子知道为何要读书
B 根据孩子的性格与学习的特点,以个性化的引导方式去挖掘孩子的潜能
C 任孩子自然成长,从不去过问        D----
          45%的家长在了解孩子情况后,根据孩子的性格与学习的特点,以个性化的引导方式去挖掘孩子的潜能。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家长们多关心一下孩子的成长,关心一下他们的学习,多通过孩子汇报、向老师咨询了解孩子学习情况,根据孩子的特点挖掘孩子的潜能,让他们成长发展得更好。
        您为自己的孩子制定过学习计划吗?(  )
A 经常      B 偶尔      C 没有
          您孩子的数学成绩如何?
A、很差  B、不及格   C、一般   D、较好    E、很好
         您的孩子对数学科目的学习态度是: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一般    D、讨厌
        经分析发现26.67%的家长为孩子制定了学习计划,38.97%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做具体的安排。在调查的家长中,他们的孩子有46.82%成绩是一般的,29.48%的孩子成绩是较好的,具有学习计划的孩子数学成绩均为较好或者一般,多以制定合适孩子的学习计划对孩子成绩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在我们调查的对象中,他们的孩子喜欢数学的便占了53.44%。  
       您认为下列那种形式较适合您孩子学习数学?(  )
A、一对一辅导  B、多对一辅导  C、一对多辅导 
D、多对多辅导  E、不了解       F___
      您认为学校教学方式能否采取个性化教学?(  )
A、能     B、不一定     C、不能     D、可以去尝试下
       46. 94%的家长认为一对一辅导更适合孩子学习数学,55.03%的家长认为学校不能采取个性化教学。较多家长对个性化不理解,可是,也仍有53.93%的家长认为个性化教学对孩子有益处。在大多数人不理解个性化教学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更多的分析个性化教学的利与弊,发扬个性化教学的益处,研究并改进不足之处,制定出更合适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
       通过上述调查问题的具体分析可以明显看出,与父母关系好的孩子,性格较为活泼开朗,对数学学习有较浓兴趣。因此家长该多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根据孩子的特点,制定更好更适合孩子学习的计划。此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充分说明,目前桂林市家长对个性化教育的认识是较为模糊。
        2.5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将近90%的家长不了解个性化教学的利与弊。因此,教育专家对个性化教学问题研究的利与弊更应该引起关注,以提出一些有利于家长督促孩子学习、生活的建议。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1)在家庭关系中,应与孩子多沟通,尽量与孩子成为朋友。
(2)不能只凭考试成绩了解孩子学习情况,应多方面了解孩子。
(3)多了解一些教育方面的资料,帮助孩子更健康成长。
(三)资深数学教师对个性化教育的认识
       中国的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21世纪,人类文明之河在蓝色的天宇中自然流淌,根据中国目前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社会发展现状,个性化教育既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向,同时又将形成一个市场规模巨大的产业。
       通过采访桂林市的卓远教育机构(见附件七)、桂林中学洪涛老师(见附件八)、漓江学院蒋晓云教授(见附件九),得到以下观点:
      个性化教育是很有特色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指根据对被教育对象的特点制订教育目标和培训方法,从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深层发掘教育对象潜能已达到预期教育效果的理念。个性化教育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的个性,突出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孩子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二是指教育的个人化或个别化,包括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等。  
      个性化教育理念:爱,赋予人们学习的灵感。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他的成功需要有个性化的教育和培养方式。 现在我们的教学和以往的方式区别很大的,以前老师一节课讲到底给学生练习很少,现在时间基本要平均分配,给学生自己去总结,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教学方面已经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过渡到一种教育的人性化,突出孩子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不再是老师单方面的唱独角戏。在过去的观念中,教师和学生是很难处于一种类似于朋友间的关系,在学生的心目中老师都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角色,从而在学生心目中对教师产生了一种潜移默化的惧怕感,不得不说,这是以往教育存在的一个重大弊端。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意味着教师和学生间的关系有了改善。如今,学生和老师处在一个平等的地位,降低了学生对老师的惧怕感,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仅仅依靠老师或学生单方面的努力,并不能使我们的教育真正地向前发展。爱是教育发展的源泉。心中有爱,教育才能收获快乐。
       个性化教育的思想: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因材施教,这也是个性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说,但因材施教在中国来说,操作起来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理念去操作,理念是正确的,但操作起来不方便,因为没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合理匹配学说是在美国提出的,就是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要达到一种平衡,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就给学习者匹配一个相应的环境。一对一和多对一也是种方式,但现在一对一和多对一现在的研究商业气氛较浓。一对一的教育不应是个性化教育的唯一的方式,应该由多种学说结合起来,个性化教育应该是用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概念来接近。个性化教育应该概括为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结果个性化的高度统一。最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
        (四) 个性化教育环境综合分析
        4.1目前个性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对于个性化教育最普遍的说法就是因材施教,这也是个性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说,但因材施教在中国来说,操作起来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理念去操作,理念是正确的,但操作起来不方便,因为没有严格的操作程序。合理匹配学说是美国著名学者卡罗尔提出的,就是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学习环境要达到一种平衡,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应该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学习,就给学习者匹配一个相应的环境。[6]一对一和多对一也是种方式,但现在一对一和多对一现在的研究商业气氛较浓。一对一的教育不应是个性化教育的唯一的方式,应该由多种学说结合起来,个性化教育应该是用一个比较科学完整的概念来接近。个性化教育应该概括为目的个性化、过程个性化、结果个性化的高度统一。近年来,总是觉得学校对“教育”所承担的责任过多过重,而且还在向更多的方向发展。这些过多过重的责任有的是由于社会和家长的逃避与推卸而来的,有的则是学校自不量力或越俎代庖而揽来的。比如,儿童和青少年存在的一切不良现象和问题,几乎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学生的安全、犯罪、吸毒等问题都被说成是学校的责任。有人说:生活与教育联系,就将家务活动中的洗衣、做饭、叠被子等这些本该是家庭教育的事,都弄到学校来了。某校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该班两名成绩较差的学生打死后,三位学生家长跑到学校来说这是学校的责任,是学校的教育不够,就连政府和公安部门都这样认定。事实上,这远远超出了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力所能及的范畴,是一种夸大和泛化学校功能,以及推卸责任的一种可怕现象。
        学校是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场所,它的功能在于促进,并非包揽,学校教育只是对学生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而并非全部,除了学校,还有更多的教育环节和教育承担者。
        4.2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但家庭和社会也有教育的职责和义务。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有了人类就有了教育。学校教育在体现政治意志、宗教观念、道德取向、人生价值追求和做人的原则等方面,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方面;在适应社会需求和经济发展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青年——成年,都是谁在影响着他的成长,都是谁在管理和促进他各方面的发展,他的性格、能力和信念及责任心的形成都是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个成长中的孩子在学校是一名学生,同时他也是家庭中的孩子,一个社区的人。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在影响着他的成长。
        追寻教育的实质,面对不足的现实,我们不得不重申:教育,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必须承担责任,因为,我们大家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学校教育至关重要,但家庭和社会的教育更不可忽视。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学校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家庭、社会及他本人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
      (1)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家庭是一个人首先接受教育,而且又可以对其终生施教的地方。“养不教,父之过”。正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我们常常发现有好些父子俩和母子俩走路的姿势,说话的风格都很相近。这样的事实就足以证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重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长期的教师,是终生的教师!家庭是一个人出生以后的第一个生活环境,孩子在家庭中生活的时间长,其身心成长关健在家庭,对孩子影响最深的人往往也在家庭。因此,家庭教育在家务劳动,青春期的教育,个性意志的形成,生活习惯,道德行为的养成等方面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2) 社会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教育是多方面的,社会教育无处不在,随时发生,有政府的,社会团体的,社区的。比如:网吧就是社区的一个“教育场所”。社会发展的动向,社区的一次活动,社区人情的生活习性,社区发生的某一事件和人们对此的评价和看法,对孩子来说都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教育过程。
        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三者之间应该相互协调,紧密联系。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三者之间要紧密联系、相互协调、理念合拍、方法相容、经常沟通、形成合力。
        家庭教育侧重孩子的性格培养,要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从家长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孩子做出榜样;学校教育时间最多,侧重知识教育;而社会教育则是以前两项教育为基础的实践教育,是孩子感受实际的过程。从家庭教育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行习惯;从学校教育培养孩子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通过社会上的负面题材教育孩子增强法律意识。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设的“生活教育”,实践和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对我们的影响极其深远。教育由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担任,他们之间不可分割,紧密联系,相互协调。
         总之,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教育责任,这是新世纪中构筑并形成的一个优良局面,也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和学校要认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我们是教师!我们爱学校!我们更爱自己的职业!”

三  中国传统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对比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教育理念的变迁,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之外,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个性化课外辅导为孩子的成绩“保驾护航”。近年来,个性化教育辅导的火爆更是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在学界,个性化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成为业内外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
(一)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
      中国悠久的历史造就出传统的文化,形成了一种传统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关于教育与政治、经济关系的认识,关于教育与法治关系的认识,关于德育与智育关系的认识,关于知识与才能关系的认识,关于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认识,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关系的认识,以及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的手段,如立志有恒、克己内省、改过迁善、身体力行、潜移默化、防微杜渐等等,形成的一系列具有独特风格的知识教育与教学的手段,如格物致知、读书进学、温故知新、学思并重,循序渐进、由博返约、启发诱导、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学相长、言传身教、尊师爱生等等。这些不但是中国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也是对世界人类教育宝库和世界教育史上的主要贡献,对此我们应该带着批判的目光继承和弘扬,并使其在新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加以提高和发展。
个性化教育的模式之所以萌芽而出,其实是由于传统教育中存在着很多特点,下面就几个方面作简要的陈述:
       1.1封闭性
       传统教育忽视了教育教学应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学习,没有联系实际进行实践,教师是围绕书本口头传授,整个教学环节与社会实践严重脱节,老师机械的传播,学生也成了学习的机器,对外界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所教即是学生所学,自己讲精、讲透了,学生也就顺理成章地学会了、搞懂了。教师的潜意识中存在着一种不言自明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精细的、系统的加工处理,然后把最简洁、最便于记忆的结论呈现给学生。事实上,不管教学的艺术教学理论探索如何出神入化,也不管教师的结论如何便于记忆,知识最终都要经过学生自己头脑的最后加工才能“据为己有”,这是最基本的学习原理。让学生只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只观赏教师个人的表演,教师包办代替了本该由学生自己真实参与和亲身体验的丰富过程。表面上是越俎代庖,而客观上却是剥夺了学生自由发展的权利;主观上的用心良苦,客观上带来的却是如此让人心寒的结果,教师这样做到底值不值得?
       1.2片面性
       传统教育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毫无针对性而言的“一”统天下的局面,使得传统教学的视界中失去了因学生差异的存在而呈现的本真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以“一”而驭群 ,这对于教师来说是最轻松不过了。而事实却恰恰与此相反,每一个孩子在不同的领域中有着迥然的差异和不同的潜力,他们在学习的方式、途径上有着截然不同的内在需要。这样,在传统的大工业式教学中,因材施教就因为教师的无视“个”的差异性而永远成了一种令人向往却又无法实现的美好追求。学生客观存在的丰富的差异性没有被作为一种天然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加以区别对待、有的放矢进行充分开发利用,而是在教师预设的、确定的、标准的所谓答案的束缚中埋没。
       1.3机械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教学活动机械、呆板,教师强灌硬塞,而学生则死记硬背,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导致学生的思维不活跃,没有创新意识。甚至一个班级、一个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几乎是一个感觉的,灵活性较弱,适应社会慢。传统课堂中,教师往往习惯于“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单向性的师生互动式,习惯于独角戏式的“跑教案”的上课方式。这样,教学被异化成了把教学内容从教案到黑板的机械搬运,“按部就班”是对这种课堂教学的特征的最恰当的概括。教学过程中,所有权力都控制在教师手中,学生只能处于一种消极被动地位,以教师的节奏来确定自己的进度和学习方式。
      1.4权威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研究更多的是“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而忽视了学习对象“学什么”和“如何学”的问题,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形成了教师的完全权威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地体现为与学生相比,对规定的必授知识技能知之更早、知之更多,以“真理的权威”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介入课堂的时空领域。至于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想不想知 知与不知、知之多少以及以何种方式去知效果更好,教师则很少予以分析,至多也只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想当然地加以猜测和估计。这样的教学,实际的有效性又有多高,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怀疑因此,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灌输式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教师、学生的发展,存在严重的不足,应引起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和深刻的反思。
        传统教育存在的诸多误区,恰恰是需要另外的方式去弥补它的缺陷,因此就孕育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
      (二)个性化教育的特点
        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是树立人人成才和多样化人才的观念,关爱每位学生,帮助每位学生进步,并切实培养广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个性化教育要求尊重学生的不同特点与个性差异,课程和教案的设计应面向全体又兼顾个别,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多样性特点,避免“千人一面”;要求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文化,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热情,促进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求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与学的革命性影响,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为广大学生提供先进的个性化学习手段和优质学习资源;要求摒弃传统的评价理念和标准,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
        2.1一对一教学,回归最传统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一对一?我们必须理解一对一的含义以及一对一教学模式的特点。一对一教学是基于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引入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而进行的一个教师只针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正所谓“因材施教”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学习方案,学习进程,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课程及负责老师。“一对一辅导”正是基于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个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从事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的教师指导一名学生的学习。这种辅导教学的形式针对性更强,更专业,它的优点就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然后对学生进行仔细的辅导,这样的一对一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轻松。那么哪些孩子适合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接受能力强但没有学习习惯不好且自控力差的学生。此类学生并非是差生,他们聪明只是在学习上懒散惯了不愿意去学,行为上有点“痞”,爱捣蛋。所以,这类学生的成绩一般,我们可以称之为“假象差生”。
        二、在大班学习中跟不上老师节奏的学生。他们的思维有些跟不上,反应能力一般,而大班教学的老师都是比较偏爱关心学习好的尖子生,所以很不幸,这类学生往往成为大班教学的牺牲品。
        三、面临重大考试如中考、高考的学生。他们有些是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而另外很多都是为了中高考能够取得好成绩而进行辅导。
        四、适合严重偏科的学生。 此类学生很常见,要么是理科中的某些不好,要么是文科中的某些科目不好。
        五、学习成绩突出,此类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只是希望查漏补缺或者提早学习新内容。    
目前中小学生学习的新知识较多,作业量也很大,而传统教育所采取的“均力教学”,虽然是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水平和进度来授课,但是不能面面俱到。一方面,对于成绩相对好的学生来说,这种“均力教学”满足不了他们吸收新知识的需要,另一方面,对一些思维较慢、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同样会对这种“均力教学”模式感到吃力,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弥补了这种“均力教学”的弊端,采取个性化辅导教学,使师生之间的授课更具交流性,更具亲和性,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良的行为习惯并及时予以纠正。此外,老师也会采用诙谐的语言来制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帮助一些内向的学生敞开心扉接纳新事物,也能使一些自卑的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为家长解除了后顾之忧。
        2.2多对一教学,全方位的辅导
       什么是多对一?我们必须理解多对一的含义级多对一教学模式的特点。多对一教学是指多个老师针对一个学生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多对一辅导”正是基于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在个人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从事个性化教育辅导机构的多名教师指导一名学生的学习。这种辅导教学的形式针对性更强,它的优点就是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该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然后对学生功课进行仔细的辅导,这样的多对一教学模式使学生学得轻松。那么哪些孩子适合多对一个性化辅导呢?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一、接受能力强,好学的学生。通过多名教师的辅导,接触不同老师的辅导方式,进一步锻炼其适应性。
       二、基础扎实,想进一步提高成绩的学生。通过多名教师的辅导,接触不同老师的辅导,学习不同的知识与更多的技巧方法。使自己不再局限于固有的学习技巧,并发现自身不当的学习方式。
       2.3一对多教学,全能教师纵览全局的教学模式
       什么是一对多?一对多教学是针对一名老师针对一名学生多门功课的个性化教学模式。
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适应性不强。在学习方面,他们往往很难适应老师。如果经常更换老师对他们将是致命的打击。一对多教学模式就是突破传统教学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一名老师针对一名学生的多门功课进行辅导,不仅避免了学生难以适应多名教师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是学习提高。
       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就是对老师的要求特别高。能胜任这位置教学的老师除了基本的教师技能外,还必须道得出文科语政、史,说得清数、理、化,外加精通琴棋书画。很显然这样的全能型教师人才在现阶段是如凤毛麟角,可求而不可遇。另一方面对学生而言也不符合现在的素质教育,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个性化教育辅助传统教育
        从教学特点来看:个性化辅导,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第一步“望闻问切”,通过测试,从学习策略、学习心态和学习模式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全面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学习潜力;第二步“对症下药”,根据测试情况,出具“分析建议报告”,制定“教育培养方向”,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第三步“药到病除”,按照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施具体教学,切实提高学习成绩。而这些方法在传统教育的大班教学中是不可能出现或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学生的,所以性化辅导就弥补了大班教学这方面的不足。
从师资队伍来看:
授课教师,全部都是精力充沛、富有教学经验且教学效果良好的全职的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教师。这些都是专业的个性化教师,避免了跨学科教学,保证了授课教师“术业有专攻”,同时也在师资上保证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从学习过程来看:个性化辅导在授课过程中会根据每个授课客体的特点实施授课。授课前老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成绩、性格、爱好、家庭背景等,才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避免了大班式的一刀切教学过程、均力教学和学生难以适应的问题,既体现了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授课,又达到一种收放自如的教学过程,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
个性化教学辅导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和完善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无论如何个性化教学辅导都不能替代全日制的传统教育。它只是传统教育的一种延伸或补充,个性化教学辅导弥补了传统教育的缺陷,同时传统教育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发展条件,两者相互补充,良性发展,相得益彰,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  适合学生发展的个性化数学教学方案
怎样为我们的数学学习者提供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让他们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得以充分的张扬,是我们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个体为学习主体、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学习。学生只有在具有自主、主动和创造性的学习行为中,才能不断内化、积淀良好的学习素质。那么,我们如何在数学教学中珍视学生的个性,如何在学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所倡导的“人人学不同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呢?通过我们的实践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
      (一)巧妙提问,适时点拨
       提问,不仅包括教师指向学生学的提问,也包括学生指向教师教的发问。提问不但可以调动学生求知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及时了解学生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而且可以使学生将动脑与动手结合起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启迪思维。当学生对于疑问久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要给予提示,及时点拨。既要“点”出问题的关键,“拨”动学生的思维;又要“点”出思维的起点,“拨”正思维的方向。“点”是为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拨”是为了疏导学生科学思维。通过教师适时恰当的点拨,排除了学生解题中的障碍,真正帮助学生从困境中走出来。通过巧妙设问、适时点拨,使问题逐步走向纵深,加大了问题的利用率,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情景回放:(见附件十一)
师:谁愿意把你家有几口人告诉给大家?
师:想不想知道老师家有几口人?猜猜看。
生:(学生积极回答)
师:没有猜对,告诉大家:老师家的人口比文斐同学家人口的2倍还多1口,谁知道了?
生:5口。
师:如果把条件改一改,你会做吗?出示例题
师:六(1)班有16名女生,女生比男生的3倍少2人,男生有多少人?
生:(高高举手)
师:该怎样列方程?
生:设男生有X人。列式:3X-2=16 X=6 。
师:嗯,做的对。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根据女生比男生的3倍少2人,找数量关系式,男生的3倍少2人,就等于女生人数。所以设男生有X人。列式:3X-2=16 X=6
师:不错,先找数量关系式,再解答。如果再把条件改一改,你会做吗?六(1)班有16名女生,男生比女生的3倍少2人,男生有多少人?
师:先找数量关系式,再解答。
生:(纷纷举手)
师:同桌互相选择数据编题,再解答。
生:(学生积极配合)
师:做了这些题有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吗?
生:第一步:设未知数
第二步:找出已知量的等量关系
第三步:求出未知量
第四步:答
师:嗯,说得很好。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时难再设未知量和找等量关系。同学们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看题目所要求的,一般把所求量设为未知量。
评析  过去教学这个内容, 教师往往直接写出一道题目让学生计算,而在本教学片断中,教师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思考,充分相信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还使学生觉得数学是多么的亲切——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而且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怎样去探究。这样的数学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从基础开始,师生互动
        课堂上老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学生们会随着你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随着你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随着你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之中去。老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个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们要从基础开始,在学生有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鼓励,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
案例(见附件十二)
姜超是一个基础知识薄弱,对数学毫无兴趣,思想较懒惰,贪玩,自觉性差的初三学生,为了提高他的数学成绩,我们制定了如下辅导方案:
第一、想办法提高他对数学的兴趣。具体是通过与他谈心、鼓励他、表扬他,找一些趣味的数学让他做,做完这些题就给他讲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故事。以一种似玩非玩的方式去学习。
第二、帮他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当他做对一些简单的题目时,适当的表扬他;做错题时鼓励他,并给他引导让他能从正确的方式入手解题。
第三、对于他没有遇到过的题目,先讲一道类似的题,再让他做同类题。慢慢引导,举一反三,并让他不断的总结归纳一道题、一类题。指出他当时错误的地方,及时给他矫正。
第四、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断巩固旧知识。我们采用的是“层次递进”的方法引导他去学习。然后主要培养他的兴趣、信心、学习方法以及自我总结的能力,以讲、练、总结穿插的形式给他授课,这样有效的避免满堂灌的现象。在互动的过程中还能及时发现他的问题及时矫正,同时给予适当的的鼓励、表扬让他充满兴趣,充满信心的去学。学完一个知识内容时就给他做一个当堂的测试,并打分。
第五、他的自信心,兴趣培养出来了,他便会主动去学习。到这一阶段时我们便关注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并观察他在学校、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从了解中我发现他的主动性很明显提高了,而且会不断思考。这时我便可以和他的班主任、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对孩子给予鼓励、表扬的形式进行关注、重视、督促孩子进行学习。最后是给些建议让他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学习的时间。
第六、为达到教学的效率,短时间内让他成绩快速提高,辅导知识进行得具有针对性。我们还研究了从2007年到2011年的桂林市中考卷考点,知识点的走势。从而有针对性地给他进行辅导。
辅导效果:
在我们的不断努力下,他不断改进,总结自己,最后他的段考成绩突破了个位数得了67分,这个进步让他兴奋不已,直接打电话和我们说他内心的喜悦。对他进行一番鼓励、夸奖之后,便给他一个新的目标,不让他骄傲。他这次不仅在成绩上取得收获,而且他学习兴趣培养出来了,学习再也不是以前那样的懒散状态。
评析  此个案是针对个人的辅导,所教的是一个初三的学生,基础较差,在了解姜超的基本情况后,我们从基础开始,先跟他交流让他对数学产生兴趣,然后我们还制定了一个适合他的辅导方案,定期检查辅导效果,不断改进我们的方案,让学生更好地吸收新知识。
      (四)关注教学方法,适时改进教学方案
        整个数学教学的课堂上存在一个“学习共同体”,这个数学学习共同体需要交流、多向互动、有效调控。教师在授课时,不能照本宣科,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经验、数学思维方式各不相同,因此要深入了解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学生的内在思想和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体验交流彼此的想法,才能使分析透彻、思想清晰、思路明确、因果分明、逻辑清楚,真正实现教学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教学形式由“灌输”变为“主动建构”,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道而弗牵,开而弗达”的数学教学思想。
案例呈现:(见附件十三)
呈现问题情境:某股民在上星期五以每股27元的价格买进某股票1000股。该股票的涨跌情况如下表(单位:元)。
 

每股涨跌
+4
+4.5
1
-2.5
6
 
师: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提问生1、2:(疑惑不解状)。
生3:27-2.5=25.5(元)。
师:星期四收盘价实际上就是求有理数的和,应该为: (元)。
师:周二收盘价最高为35.5元;周五最低为26元。
师:已知该股民买进股票时付出了3‰的交易税,卖出股票时需付成效额3‰的手续费和2‰的交易税,如果该股民在星期五收盘前将全部股票卖出,他的收益情况如何?
提问生4、5(困惑状)。
生6:买入:27×1000×(1+3‰)= 27081(元);
卖出:26×1000×(1+3‰+2‰)=26130(元);
收益:26130-27081=-951(元)。
师:生6的解答错了,正确解答为:
买入股票所化费的资金总额为:27×1000×(1+3‰)= 27081(元);
卖出股票时所得资金总额为:26×1000×(1-3‰-2‰)=25870(元);
上周交易的收益为:25870-27081=-1211(元),实际亏损了1211元。
师:请听明白的同学举手。
此时课堂上约有三、四个学生举起了手,绝大部分学生眼中闪烁着疑惑之意。有些学生在窃窃私语,有一学生轻声道:“老师,我听不懂!”……少部分学生烦燥之意露于言表。
评析  本案例中,教师虽对本题求解准确,但学生没有感知现实生活中的股票买进卖出,他们到底需多长时间停留在“毫无希望”的数学抽象思维境地?教师“操之过急”会使多少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课堂是活的,在深入研究本班学生的基础上,面对有思想的学生,教师要随机应变,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方案及教学思路,教师不能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方式来作为学生接受的理由,不能忽视学生对新知识也有一个分析、理解和吸收的学习过程。教师只有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学才能做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五)个性学生个性辅导
        不管是什么学校什么课堂总有一些性格较突出、个性明显的学生,他们有的是内心孤僻,有的是缺乏信心,有的是调皮捣蛋等等,这些学生往往上课都不喜欢听讲,而是扰乱课堂或自己做自己的事,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如何让他们上课认真听讲,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呢?在此我们一起来分析以下案例:
案例一 (内心阴影型)(见附件十四)
王桢浩是一个陕西省洋县龙亭镇三合村四年级的学生,该生在学习态度方面端正,性格方面活泼好动。在我们辅导期间,从该生的数学暑假作业看出该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偏差,稍有思考性的题就会发生错误。对于小数除法很少去做,在独立完成作业、基础知识问答方面反应时间很长,此外,还能看出该生做作业有一段时间心思没有在做作业上面,犯了好多低级错误。最后我把重点转移到了课本之中,在对课本七大章的辅导之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下面就发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进行简单的讲解:
2、 性格问题
 由于家庭的原因,该生从小就没有得到良好的照顾和身心呵护,与父母沟通的机会较少,心理的各种情感无处分享或发泄;加上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没有共同的语言,使其缺乏与外界有效地沟通,这些都加剧了他内心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3、 自我问题
该生自读书以来,总是一个人独处,并喜欢贪玩,缺乏专人的指导和关注;他说自己最怕见到的是同学和他们的父母在一起。没有父母爱的孩子,缺乏对自我的信心。故而也产生自卑的心理,他说之所以不和别人交流是因为不敢,而不是看不起。因此,他的自我认同能力在交际方面显得很无助,所以会沉迷于网络,这其实是逃避现实的自卑心理在作怪。
     (五) 家庭问题
       该生由于父母从他刚上一年级就去宁波打工,很少回家,目前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而且爷爷奶奶都是农民对高一点年级的课程一点都不会,与父母、家人有效沟通的机会很少,缺少父爱和母爱。该生的父母这一方来说,因他们缺乏对自己孩子的全面认识和了解以及受生活环境的影响,未能及时发掘和满足他的各种身心需要,这也是造成该生心理畸形发展的重要因素。
     (六) 基础知识
      该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很差,从作业中可以看出该生有偷工减料的情绪,原因可能是家里就爷爷奶奶,他们都是农民对自己的作业对错也不知道,就随便写个答案蒙混过关。在对小数乘法上做的很出色,但是到了除法就随便乱写。从这里看的更加明显。最后看着他让他在做一边又做的很不错,只是在基础知识上还不牢固。更能反映出该生在基础只是方面欠缺、心态上也存在很大的问题。
实施方案:
< 一>通过与该生及其父母和爷爷奶奶进行的详细的交谈,尽可能多的收集与该生问题相关的材料,尽量较为全面的掌握该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特征。
< 二>通过会谈于该生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关系,取得该生的基本认同。通过对首次会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使该生意识到目前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并和该生一起确立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对父母的认同,自身信心不足,孤独感和嫉妒心理的存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 三>协助该生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行为,帮助该生认清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使得该生用客观的,全面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行为和问题。在基础知识掌握上我用基础练习题的方法进行巩固。
< 四>鼓励该生积极参加小组活动,尤其是班级里组织的一些集体活动,让该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去应用会谈中所习得的因应技巧,观察和评量新的行为的结果,同时鼓励该生以正面的信念看待竞争。
< 五>在小组活动之后,和该生进行单独的面谈,让该生反省自己的长处,使该生感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上帝是公平的,不可能给予一切你所希望得到的东西。某一方面的获得必将以另一方面的丧失为代价的。
< 六>同该生一起回顾走过的历程,主要帮助该生看到展现自身价值,从容的面对困难,与他人交往和相处,并强调这些好处对该生的重要性。同时帮助该生拟订一些计划,使得该生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来自这些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辅导后的效果:通过一个月的辅导,该生成功走出了心理阴影,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慢慢增多,身边的朋友也日益增加,心态摆平的许多。对待学习也开始认真起来,做题比以前更细心耐心了。
案例二(信心不足型)(见附件十五)
一、学生基本情况
       文雨是一位五年级的学生,她是个开朗的小女生,性格外向,平时很乖巧却很爱说话。在人面前嘻嘻哈哈,但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才回答问题,声音很大。在班里是一个学习困难的学生,一提考试就没精神。如何帮助她增强自信心,走出这个阴影呢?
二、案例分析
(一)个人因素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她是个开朗的小女生,性格外向,上课听讲不太认真,容易走神,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完成。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文雨的父母对的学习要求太高,孩子过重的压力在未能达到父母期望时,便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不安、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也会随之而来。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如果教师对一些同学不够了解,关注不多,就容易造成对这些同学的评价偏低。一旦如此,几个月或者几个学期以后,这些同学便逐渐产生失落感,在老师那儿他们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又会受到同学们的奚落和家长的不满。长此以往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越来越不自信,此时自卑感就慢慢占了上风。
三、辅导策略
      自信的缺失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学习都有损害,那么究竟该如何引导学生增强自信,正确地评价自己呢?
(一)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有进步要求的,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学生。我也认为只要孩子智力正常,没有都不好的学生。
(二)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三)家校沟通,促进自信。
       我经常与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文雨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要为孩子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从中发现进步的地方,并马上夸奖她的闪光点。谢芳从他人的肯定中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四、辅导效果
       通过师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文雨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做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家长也反映在家学习主动,喜欢把班级的事讲给父母听,主动帮家长做些家务。
案例三:(懒惰好动型)(见附件十六)
        李勇明是一个就读于凯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他是典型的上课好动,懒于动笔的孩子。
个性化分析  该学生基础较好,喜欢动脑筋独立思考,聪明但很懒,不能主动琢磨教材和老师解题的思路,也不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思考,没有学习计划,也不知道该怎样学习数学,学习习惯不好。该学生上课时喜欢口算,懒于动笔,不过口算能力很好,应用题较差。
影响孩子学习数学的几个因素:
1. 缺乏学习数学的环境
2. 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3. 缺乏监督
4. 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
5. 上课过于拘束,无法发挥最佳水平
       辅导方案  针对该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应重点培养他解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考虑到他基础较好,可以提前给他了解一些初中的基础知识。对此,我给他上课的教材是一本小学升学的数学大集结,这本教材是专门为小学升初中的学生设计的,因为李勇明基础较好,吸收能力也不错,所以这个教材非常适合他。他上课不喜欢拘束,比较喜欢乱动,所以我选择了一种很轻松的上课方式,在学生认真听课的前提下,让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学生才可能快乐地学习。为了提高上课效率,我会时常提问学生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听课。在每次课结束前都布置了一定量的作业,目的是巩固上课所讲的知识。然后在课后,我经常与他进行交流,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的同时也增加了师生的亲切感。
        辅导后的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辅导,李勇明解应用题的思路全面了很多,能够将所学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在吸收新知识方面也有所提升,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提高了。
评析  针对以上性格较突出的学生,我们先采取沟通交流的方式,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去关心,慢慢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让他们敞开心扉去学习。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忽视这小部分学生,反而应该更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集体的温暖,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快乐学习比努力学习更重要,我们应该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而不是被迫式的学习。还有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这样不紧具有针对性,还具有高效性,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只有多跟他们交流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六)注重教与学的反思,保证教学质量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其实,面对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这就要求教师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的吻合状况、学生学生状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带有规律的东西。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真正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自觉地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勤于构建有效教学的新途径,才能真正实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六 结束语
       文章主要阐述了个性化教育的数学环境综合分析,以及其与传统教育的差异性。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与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以充实的理论论述了个性化教育在教学中的特点,并根据前人所研究的理论以及调查所获得的相关数据,综合提出了适合中小学发展的数学学科个性化教育的教学方案。文章中的调查数据很分析的结论以及所得出的主要结论对于今后有关个性化教育的在深入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为个性化教育在每一个学科中的具体研究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      [EB/OL]. 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1-10-12.
[2] 李孔政.个性化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科创新导刊,2009,(09).
[3][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d48c4168a45177232f60a2ac.html.
[4]学大教育:致力实现真正个性化教育的胜利.学大教育             [EB/OL]. http://edu.qq.com/a/20101101/000097.htm,2011-11-03.
[5] 中国个性化教育研究院. http://cpeagroup.blog.sohu.com/115375979.html,2012-5-14.
[6] http://www1.fu08.com/scqj/zh/78134.html.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07-01.
[8]顾明远.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顾明远教授在2011年个性化教育国际会议上的报告,[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615fb70100u33s.html,2012-5-1.
[9]毕淑芝,王义高.当今世界教育思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全国比较教育研究会.国际教育纵横----中国比较教育文选[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11]隗瀛涛.教育之梦----蔡元培传.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12]《中国教育技术装备》[J] 2011年22期
[13] 陶玉丽.个性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 2003,(04).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