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第三届社团(团队)创新课题---初探中国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12-08-3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内容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具体包括: 口头传说和表述; 表演艺术; 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及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非富、形式多样, 但随着文化生存环境的迅速变迁, 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濒危状态。为拯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并正式加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工作也愈演愈烈。黄梅戏是安徽省重要的文化资源, 中国五大地方剧种之一, 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 安徽省提出了“唱响黄梅戏, 做好徽文章, 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 为黄梅戏这一安徽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提供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传承黄梅戏文化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黄梅戏

第一部分:黄梅戏文化产生和发展
一、黄梅戏文化的产生
       黄梅戏源于鄂东黄梅的民间小调———黄梅采茶调, 清乾隆年间随当地逃水荒的灾民来到安庆怀宁, 后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 形成了戏曲形式。湖北黄梅的地理环境促成了黄梅采茶调的形成: 特定自然条件下特有的农业生产方式植茶是黄梅采茶调产生的基础, 当地浓郁的民歌风俗为采茶调的诞生提供了良好的艺术氛围, 充足的物质生活是人们创造黄梅采茶调这类精神财富并使之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劳逸相宜的农业生产节奏为人们分享采茶调提供了充分的时间, 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灯会” 为采茶调的不断优化提供了优越的场所, 乡村文化活动贫乏使得采茶调在黄梅及其周边地区成为人们重要的娱乐途径。
      “黄梅背山面湖, 民田尽薮泽中, 江汉直注, 彭蠡旁射, 水患岁有”( 清光绪《黄梅县志》) 。明、清两代, 黄梅水灾以清乾隆五十一年( 1786 年) 的一次最为严重, 民众纷纷外出逃荒。从这一年开始,采茶调便陆续传到安徽西南部。灾民流落异乡, 以卖唱乞讨为生, 加速了采茶调在安徽西南部县域的传播。灾民所到之处, 以怀宁石牌( 怀宁老县城所在地) 的经济环境和艺术环境最优: 石牌镇古为今潜山、太湖、望江、宿松这一大片地区通往安庆的要道及皖西南农副产品的集散地, 商业繁荣, 来往客商较多, 为灾民卖唱提供了一个广大、流动的市场。怀宁悠久而浓郁的戏曲文化环境、良好的文学传统以及当时徽班的崛起推动着黄梅采茶调向戏曲形式演变。
二、黄梅戏文化的发展
       在吸收了当地民间艺术、方言及地方曲艺之后, 在县域、乡村发展已具规模的黄梅调就开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1931 年, 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数十年不遇的洪水, 怀宁石牌汪洋一片, 不少艺人随着灾民涌入安庆市区, 走进了当时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了赢得城市居民的欢迎, 艺人们对黄梅调不断改良, 在拥有乡村市场的同时,又打开了城市市场的大门。1952 年11 月参加上海观摩演出, 这个一度被称作“黄梅调”的安徽地方小戏以它幽默诙谐、朴实率真、追求真善的个性魅力逐步向全国拓展并得到认可, 开始被人们称作“黄梅戏”, 据当年统计, 全国共有黄梅戏剧团13个, 集中分布在安徽省, 黄梅戏掀起了其发展历程中的第一次高潮。20 世纪七八十年代, 黄梅戏在经历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摧残之后逐渐复苏, 有了党中央对地方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 依靠原来的剧团和群众基础, 凭借电影、电视等文化传播媒介, 黄梅戏不仅在安徽省得以迅速复苏, 在其它省份也十分活跃。1984 年, 全国( 除台湾省外) 共有黄梅戏剧团52 个, 分布在7 省19 个市, 黄梅戏创造了第二次辉煌。近年来, 随着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快节奏流行音乐的不断膨胀, 全国戏曲发展面临巨大困境, 市场极不景气。2005 年4 月, 全国共有黄梅戏剧团29 个, 分布在3 省12 个市。社会文化环境的骤变为黄梅戏的传承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二部分:实践过程简述 

第二部分:实践过程简述

时间

地点

项目内容

722日——723

火车

一、23号到达池州,下午7点到达安庆并前往定好的宾馆入住;

二、晚上9点在居住处进行会议。

724

安庆市岳西县

 

一、走访安庆市岳西县,参观早期黄梅戏的发源地。二、晚上:整理当天调查信息。

725

黄梅山庄

一、安庆市区,参观黄梅山庄。

二、晚上:整理当天调查信息。

726

黄梅戏校

一、到安庆的黄梅戏校观看专题表演。

二、晚上:整理当天调查信息。

727

市民广场、黄梅阁

参观走访市民广场、黄梅阁。

728

黄梅戏艺术会馆

参观走访黄梅戏艺术会馆,访问国家一级演员

张小萍。



















第三部分:访谈结果分析
       在走访黄梅戏艺术会馆时,我们有幸采访了国家一级黄梅戏演员张小萍,在与她的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她在三十多年的演艺生涯中,一直秉承着自己“谦虚、守静”的人生信条,脚踏实地,不骄不躁,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坚守在黄梅戏的方寸舞台之上,演绎着一份属于她自己的艺术人生。
       下面是团队成员对张小萍老师的简要采访 :
       问:张老师您好,我们知道您的父母都是黄梅戏艺人,那么在您的黄梅戏艺术道路上,他们对您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呢?
       张:我的父母当时都是马鞍山当涂县黄梅戏剧团的,母亲是演员,父亲是剧团的作曲和乐队的高胡手,而且我们家就在剧团里,我平时听的,看的都是黄梅戏,可以说是耳濡目染吧。可能是因为从小就在剧院里长大的缘故,对黄梅戏有种本能的习惯性,那时候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喜欢黄梅戏。直到黄梅戏学校下来招生,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想上戏校的愿望是多么强烈。我的父母虽然说嘴上不同意,说了很多戏校生活太苦之类的话,但我知道他们内心还是非常愿意我去戏校学习的,特别是父亲,在我学习黄梅戏的过程中给了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记得在戏校的时候,每天除了基本功训练之外,还要起很在练早功,即使是冬天,五点钟不到也就得起床了。所以一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就觉得特别地高兴,心想在家里终于可以好好的睡个懒觉了吧。可是呢,我这个“小算盘”打得并不如意,每天早上五六点钟的时候,父母都会喊我起床练功、吊嗓子。有时候,我实在是懒得起来,就装睡。父母也不会蛮横的过来掀我的被子。但是他们总是有办法让我起床。那时候,我们家中有一台录音机,父亲早起拉完二胡以后,就会把录音机放到我房门外,调到最大声,知道把我吵起来为止。现在想来,父亲也的确是用心良苦。
        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一个演员,一定要做到‘曲不离口’,千万不能怠慢自己。”对此父亲并不是简单的对我说教,更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虽然父亲在团里拉的是高胡,但他更喜欢的是二胡,《赛马》、《二胡映月》等拉得都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且每天早上五点,他都会准时起床,到屋外拉上一段,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雷打不动。正是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我也慢慢的将这种早起变成了一种习惯。
        除了喊我起床练功,令我难忘的还是我每学期期末汇演,父亲来看我是的情景。戏校五年,没到期末汇演,父亲都会专程从当涂赶过来。那时候坐船从当涂到安庆,几乎要做整整一个晚上的时间。在我演出的时候,父亲总会坐在下边,拿着纸笔,注意我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唱腔,哪个地方稍有不到位他都会记在纸上。等我演出完了,父亲就会拿着他那张“分析表”分析给我听,而且句句切中要害。现在想来,当时的情景依然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问:您对黄梅戏的青年演员有什么样的评价和建议?
        张:我很喜欢这些青年演员,他们身上的活力和朝气也给了我很大的感染。他们当中有很多不乏综合条件都很优秀的,甚至比我们好很多的演员。无论是在台上台下,我都很乐意和他们交流,算是互相学习吧。我相信,他们未来的天地会很宽广。当然,有多宽有多广,那还得看他们自己有多努力。作为一个戏曲演员,特别是青年演员,一定不能浮躁,不能急功近利,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从基础做起,从自身做起。我觉得在学戏的过程中,兴趣是第一位的。如果你对黄梅徐都没有兴趣了,其他的也就无从谈起了。只有当你把这份兴趣发展成为一种痴迷,把它变成你生活中的一种自觉性行为时,你才有可能取得成功。这么说吧,自觉来自痴迷,痴迷来自兴趣,当你把它当成了你生活中的一部分时,就像你的饿了要吃,困了要睡,每天一到时候,你就想到要练功了,要练唱了,这个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态度的问题了,那么这个时候,你离成功也就不远了。我想凭借他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只要他们真的用心了,以后属于他们的这片黄梅戏舞台会更加灿烂,更加辉煌。我深深的祝福他们,也希望他们能够担当好将我们黄梅戏传承和发展的责任。

       问:其实您刚才提到的是演员自身的一些问题,那么关于如何传承和发扬好黄梅戏这一地方戏曲文化,外部的大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黄梅戏等传统戏曲的发展并不是很乐观,甚至有些日渐式微之势。在您看来,黄梅戏该怎样去发展壮大?
目前的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不是很乐观,对于我们的黄梅戏,我觉得要取得长足的发展,“梅戏人”怎样去做很关键,如果想靠政府的扶持还是不够的,也是不现实的。只有当我们自己做大做强了,排演的戏观众们爱看乐看了,才能吸引外界的关注。这就关系到一个人才培养和市场培育的问题。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是指演员,还应该也必须包括编剧、导演、乐队、舞美等各方面的人才。只有那些真正热爱黄梅戏的黄梅戏人才能创造去好的剧目。
       那么什么样的剧目才能算是好的剧目呢?有市场,有观众,能让人较好又叫座的!一个好的剧目,首先它需要得到观众的认可,因此我们黄梅戏人就要勤下苦功,提高自身的艺术涵养,使创造出的剧本贴近生活,反应生活,然后再由好的演员和演出团队在舞台上表现出来,这样才能赢得观众的青睐。我想只要市场化道路走好了,黄梅戏的发展道路肯定会更加宽广。

第四部分:实地考察结果分析
一、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了更详细地收集并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的基本情况,我们团队在发源地安徽安庆进行了一次综合情况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对黄梅戏的了解、对黄梅戏宣传及发展的看法、对黄梅戏保护工作中面临的问题等各方面。并通过结果反馈来掌握当下黄梅戏最真实的现状,为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事实依据,从而能更深入地讨论研究对黄梅戏可行的发展及保护方案,更好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学历、对黄梅戏的了解程度、前景看法等问题。问卷主要为客观题,在需要被调查者提供更具体和充实的信息时,相关问题的答案设置了半开放式的答案,以便更科学和详细的统计数据。同时调查问卷设置了五道多选题,让被调查者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征集群众对黄梅戏未来发展的一些建议意见。
      (二)调查方式
       为了更好地掌握黄梅戏在当地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根据不同年龄段的人员集中区域,由团队成员统发调查问卷,每人一份。而且为了提高问卷的回收率,本次调查以学校、公司、零售商为单位,由各个区域的负责人统一发放、统一回收。
     (三)样本情况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42份,有效回收率为94.2%。在回收的问卷中,从性别上看,男生385人,占回收样本总量的40.87%;女生有557人,占59.13%。从学历层次来看,本科有244人,占25.90%;专科有419人,占44.48%;本科以上有36人,占3.8%;而在这942个被调查者中,有一半以上人对黄梅戏有所了解,占了回收总数的68.56%。由此可见,被调查者中对黄梅戏有一定认识的人占据大部分。此外,以学历分布来看,有699人专科以上学历,占回收总数的74.2%,
     (四)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统计可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了解的有64人,占了回收问卷总数的6.7%,其次是对黄梅戏有所了解的有207人,占了21.97%。对黄梅戏前景表示不太乐观的有524人,占了55.6%。而对黄梅戏宣传和保护方式的选择上,以民众积极参与、政府大力支持两者为主,分别别占了43.21%、36.5%。
     (五)总结
      本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都踊跃填写,态度认真,有利于我们客观全面地了解了黄梅戏的发展现状,合理地研究讨论发展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进行调查研究,为今后整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总的来说,黄梅戏的传承发展与保护现状不太理想,仍存在较多问题,对于群众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此报告中也加以概括总结,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事实参考。
二、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记忆渐趋淡化,一些地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缺乏充分认识。四十年间,戏曲剧种的资料缺失严重,大量珍贵资料遭到销毁; 传统技艺不断消失; 许多剧种濒临灭绝; 人才资源断层,很多剧种后继乏人; 新剧目创作滞后; 戏曲音乐缺乏创新,戏曲演出程式守旧,诸多因素造成戏剧尤其是小剧种的衰亡。抢救和保护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目前的保护措施中,存在一种名不副实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在实际保护过程中没有按照既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所成立的保护机构中专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非常少,且工资待遇低下。此外,在保护模式上过于保守,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形势,在资料、传承人以及保护措施问题上采取封闭守旧的状态,致使有的剧种至今仍然没有申报传承人。在保护措施上采取分割保护,缺少与各地区、各部门的跨地域协调,影响整体保护效果。这种博物馆式的保护模式,虽说可以使珍贵的资料免受再次失传的危险,其安全性值得肯定,但它不可避免地要面临灭绝的危险。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该是一种活态的保护,开放式的保护模式才能赋予传统戏曲以永恒的生命力。
三、黄梅戏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 对特定的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依附性。生活在特定地理环境背景下的人们, 受所在社会环境的长期熏陶, 产生稳定的认知方式, 这种认知方式长期影响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当一个具有艺术创造能力的人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 产生艺术创作欲望时, 这种固有的认知方式会深深影响他的感知、理解甚至创作艺术的全过程。他们将从外界获取的信息, 加入个人的感情和认识, 加工、整理, 最终借助一些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 形成艺术品。戏曲是特定区域的人群在特定时空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该区域人群的生存历史、生活习惯、心理特征以及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人文环境。环境的不断变化赋予戏曲活态性特征, 保护戏曲就必须维护它相对原生态的文化发展环境。
        就黄梅戏而言, 一方面, 应巩固壮大安庆作为黄梅戏文化核心区的地位。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文化核心区是文化区的中心, 文化现象最为典型。纵观1952 年、1984 年和2005 年全国黄梅戏剧团统计数据, 安庆黄梅戏剧团数目始终名列榜首, 文化现象典型, 是黄梅戏文化核心区。黄梅戏在安庆的孕育、成长使黄梅戏早已成为安庆地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安庆有成熟的戏曲创作队伍, 丰富的演员资源, 长期支持戏曲发展的市场, 有区别于其它地方剧种所必须的安庆方言、地方曲艺和精神精髓, 能为黄梅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相对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应以安庆地方文化为背景, 创作新作品, 以文化宣传文化。应完善和强化安庆黄梅戏文化教育和培训系统, 就地取“才”, 借助现有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培养适合黄梅戏文化发展需要的戏曲研究、创作和表演人才。另外, 周边省份和地区应与安庆共同合作, 作好文化的宣传、教育和交流工作, 共同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另一方面, 应重视乡村在黄梅戏文化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黄梅戏被称作“乡野吹来的风”, 它应乡村文化需要而生, 并在乡村发展了相当长时间, 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是乡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目前, 安庆所辖县域常应民众需要, 搭班搭台演戏, 演员多是乡民, 表演内容以传统剧目为主, 辅以自编的新戏, 戏台十分简易, 但演出行情十分看好, 深受乡村群众的欢迎。可见, 黄梅戏在乡村中仍有丰富的市场, 乡村环境对黄梅戏的传播和发展可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为顺应和保护乡村黄梅戏市场, 在维护、支持和帮助当地民众业余表演之外, 还可以经常组织正规剧团下乡演出。同时, 还要深入乡里, 体验民情, 创作出乡村民众喜闻乐见的新作品。
四、黄梅戏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是人类思想和精神的结晶, 它的传承性和无形性决定了对它的保护需要充分依赖人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国家; 第二类是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三类是社区或者社群、群体、个人以及非政府组织。其中, 第三类最为复杂, 但却是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核心主体。传承非物质文化, 最关键的原则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其原本状态, 让它回归到最初被创造和流通的社区中去。由于社区文化生态和人文背景的支持, 文化易于被人们理解和认同, 既能使其持久地“活”, 还可能在新的条件下获得“再生产”, 并在社区内探索出新的传承路径。因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必须强化群众在文化保护中的核心主体地位。
       中国戏曲在被当作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的时候,应该充分注意到它的自身特性。它特别强调戏曲艺术是发展变化的艺术,特别强调戏曲艺术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保护,要把戏曲保护在舞台上,保护在剧团中,保护在演员身上,保护在民间生活中。
        黄梅戏历史上的两次发展高潮, 与群众的热心关注和支持分不开。在当时, 黄梅戏代表剧目妇孺皆知, 经典唱段耳熟能详, 对安庆本地群众影响力更不可轻视, 人们至今对那些曲调和内容还十分熟稔。近年来, 黄梅戏也推出了不少优秀剧目, 从形式到内容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但遗憾的是, 普通大众对它们知之甚少。久而久之, 当地人们对于黄梅戏的关注和自豪感逐渐淡去, 黄梅戏文化市场日趋萎缩。为传承和发展黄梅戏文化, 必须考虑普通群众的需要。首先, 要深入群众, 了解不同层次的人群对戏曲文化的切实需求, 创造出大众满意的新作品, 从而拓展文化市场; 其次, 鼓励群众参与。要兼顾专业演员和业余演员的培养和选拔, 鼓励专业剧团尤其是民间剧团的组建和发展。发挥普通居民社区的文化教育、宣传和娱乐功能,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活动, 鼓励普通民众参与演、唱、看, 进而使居民参与文化的传播。再次, 要加大面向普通群众宣传的力度。利用各种时机, 通过各种媒体及时向群众介绍黄梅戏的新演员、新剧目, 在使用专门演出场所的同时, 兼用传统的、特色鲜明的流动型小舞台演出模式, 走进社区, 深入群众, 贴近群众, 向群众展现; 最后, 要注重人才培养。在提升黄梅戏人才培养高度的同时, 还要注重人才培养广度。文化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 在学校以各种课余形式让学生了解黄梅戏、学唱黄梅戏, 既为培养和选拔表演人才提供了尽可能多的机会, 又为黄梅戏培养了大批未来的观众。
        1.从传播影响的层面考量
        传统戏曲演出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只在特定地域、群体中广为流传。早期的戏曲主要以剧本、曲谱和演出三种方式进行传播,因而受众面较窄,加之传统戏曲的程式性和保守性特征,使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人的欣赏要求不能一致。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传媒已从单一的报刊媒介,发展成多种媒体同存的局面,电子媒介以及网络成为传媒的重要载体,现代传媒以其特有的方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现在对于传统戏曲的保护,应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手段的传播作用,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环境。
        2.从演出与继承的角度考量
        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以唱、念、做、打等综合表演手段而独具魅力,其最重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口头传唱得以传承,历史上许多的戏曲演唱( 奏) 家本身即是创作者。宽泛地说,活态戏曲就是演员利用戏曲手段与技巧,创造性地表演时空的动态流程。戏曲艺术表演的活态传承特征,决定了对戏曲艺术的保护应该是动态的保护,也就是说,必须把戏曲保护在舞台和剧团中,只有在完整的演出过程中,戏曲才能被有效地保护下来。就传统传承而言,通过多个剧团以自然的方式在开放的演出市场中继承,在多数时候都要比通过政府和文化人的干预,在封闭的环境里以研究讨论的方式继承要好。
        3.从创新与利用的角度考量
        戏曲艺术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戏曲艺术创作的即兴性,使戏曲程式在一定范围得到较自由发挥。戏曲艺术的创作特征,决定了传统戏曲仅仅依靠保护和传承是远远不够的,戏曲必须顺应时代,不断改进,发展创新。首台亮相国家大剧院开幕国际演出节的新版越剧《梁祝》,被认为不失传统又充满新意,川剧《变脸》丰富的表现手法即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典范。文化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戏曲创新是文化创新中重要的有机构成。
        戏曲艺术的保护,离不开利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工作方针。所谓的开发和利用就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加工、改造或包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新的时代得到进一步发展,产生新的存在形态,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运用到别的领域。戏曲的保护必须与利用结合起来,正是由于对戏曲的广泛利用,才使其得到比较全面的保护和发展。所以今天对戏曲的保护也不能与“利用”分隔开来或对立起来。黄梅戏是个开放的体系,必须在坚持真实性和整体性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黄梅戏艺术综合了当地的文化积淀,完全可以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如展览厅,向群众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把黄梅戏曲融入当地群众的日常文化生活。同时,在当前旅游业极为发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它融入地方旅游资源中,可以在安庆的黄梅戏艺术馆、潜山县的天柱山景区和其他景区设计黄梅戏的演出,把地方戏曲与地方旅游资源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丰富景区资源,又借景区得以传播保护,把黄梅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社会。
        综上所述,戏曲的发展变化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对戏曲艺术的保护要遵循其自身规律,必须在强调戏曲文化价值的同时,不断改进,推陈出新。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要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为即将在人们的生活视野中消失的文化形式提供生存空间,使人们能够有机会领略中华传统戏剧艺术的真正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黄梅戏必须发挥其戏曲艺术的凝聚力功能,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使其重放异彩,这不光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和文化问题。

第五部分  对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黄梅戏要在承传传统的基础上得以较快发展,必须对影响黄梅戏发展的一系列机制、体制进行改革,而走出安庆,与企业合作,无疑将是成功的亮点。
       黄梅戏改革的路向既要考虑文化的特性,也要考虑市场的孕育和开拓。一是走出安庆、安徽的机制与体制。省内外、海内外的市场需要孕育和开拓,作为全省的文化工程,黄梅戏完全可以借鉴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营销团队尚未建立之际,借助安徽省和安庆市的驻外机构推销黄梅戏,并对这些机构进行相关考核;促使剧团和企业、剧场、甚至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签订演出协议;借助安庆、安徽同乡联谊会推介黄梅戏,使其市场不断拓展。二是让政府部门与企业联合,联手共办黄梅戏院团,使院团成为政府的文化团体,同时也是企业宣传、创造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实体,如黄梅戏会馆,便是此类成功的实践。
       将黄梅戏改革继续推向深入,必须改变黄梅戏面临的政策局限。当前,一要改变人员负担重、人事任免权不能自己掌握的现状。不能演戏和演不好戏的人员多了,就难以形成创新的动力、氛围和环境,闯市场的积极性也会消失。二要开拓创新黄梅戏演出新形式,更需要政策和资金的有力支持。黄梅戏作为渗透到安庆城市每个角落的精神文化标签,可以考虑成立董事会,设立黄梅戏发展专项基金,进一步加大对黄梅戏的支持力度。
        在黄梅戏创作体制和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时也表示,针对黄梅戏剧本创作危机,编创人员可比照市场招投标的方式,面向全国招标优秀剧本和导演。应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机制和体制,鼓励编创人员和演职员坚持艺术实践,将黄梅戏演出场次、时间和质量作为考核演职人员的基本要素。加大力度改革戏曲教育方式,实行政府全面扶持、校团协作培养。以人才招聘和优胜劣汰制度、竞争奖惩制度、调整分配差距及跨地区合作等机制进一步加大人才成长速度。将“老带青”的培养模式制度化,采取重奖方式,鼓励老演员、老艺术家积极发现培养接班人。


第六部分    结  语
       本文围绕中国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以黄梅戏为例这一主题,以有着黄梅戏源远流长历史的安庆和对安庆市民及黄梅戏演员的访谈展开了调查与分析。通过多种形式的精心调查,取得了具有研究价值的文字及数据材料。根据搜集的材料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提供了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针对目前安庆市黄梅戏的发展情况所存在的问题,也总结了一些建议,相信对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也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这是本次调研的重点。本文就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地分析,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扬可供参考的策略,为黄梅戏的发展乃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奠定基石。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