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外国语学院优化党支部设置 探索师生混合支部育人新实践

近日,外国语学院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要求,结合学院学科发展与党建工作实际,经党总支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原有党支部设置进行优化调整。此次调整重点探索设立英语专业师生党支部、优化学生社区党支部,打破教生党建“各自为战”壁垒,为基层党组织育人功能升级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外国语学院原有大学外语教师党支部、综合外语教师党支部、学生社区党支部三个支部。随着学院事业发展与党建工作要求提升,为进一步理顺组织关系,让党支部设置更契合学科专业特点、师生群体特征,此次调整遵循“利于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利于党员教育管理、利于联系师生、利于推动事业发展”四大原则,旨在通过“教师党员带科研教学、学生党员带学风实践”的双向联动,精准对接外语类专业学科竞赛指导、毕业生就业帮扶、课程思政案例开发等核心工作。

此次调整中,两大师生混合党支部的组建成为核心亮点。其中,英语专业师生党支部整合原综合外语教师党支部中的英语专业任课教师党员与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党员,共吸纳17名师生党员。该支部将依托“师生共同体”优势,推动“党建+学术”深度融合——教师党员可结合课程思政,在支部活动中分享外语教学与国际传播中的红色案例,学生党员则可反馈学习实践中的困惑,形成“教师领学、学生践学、师生互学”的思政育人闭环,同时为英语专业学科竞赛、考研备考等提供精准指导。

另一大亮点是学生社区党支部的成员优化。该支部吸纳原综合外语教师党支部中商务英语、越南语、泰语专业的教师党员及对应专业学生党员,调整后党员总数达19人。支部将聚焦“师生协同服务”,一方面畅通师生沟通渠道,让教师党员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业规划、就业选择中的需求,针对性提供帮扶;另一方面组织师生党员联合开展志愿服务,如外语公益培训、跨境文化交流等活动,让组织生活从“室内”走向“室外”,增强支部凝聚力与服务实效。

此外,大学外语教师党支部得以保留,延续原有职能,18名全校大学外语任课教师党员将继续聚焦公共外语教学中的党建与育人工作。目前,所有新建及保留党支部已按党章规定完成支部委员选举,各支部成员构成更清晰、职责范围更明确,后续可结合自身特点开展针对性组织生活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据悉,此次党支部优化调整方案已通过外国语学院党总支委员会审议,学院正报请学校党委组织部审核备案,后续将同步完成组织管理系统信息更新和支部委员业务培训。未来外国语学院将以师生混合党支部为抓手,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教学、管理、服务深度融合,为培养“又红又专”的外语人才筑牢组织根基。

一审:王亮二审:韦微三审:庞一飞责任编辑:庞一飞